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3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41.
花椒自然座果率低,生产中落花落果比较严重。2019-2020年连续两年对花椒不同品种进行人工授粉。结果表明:不同花椒品种人工授粉后,国外品种朝仓座果率最高为 20.83%,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而国内品种八月红与七月黄人工授粉后座果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从出皮率来看,不同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八月红、七月黄与野花椒的出皮率都在40%以上,优于秋椒、小红椒和枸椒;鲜果千粒重方面,人工授粉后朝仓,八月红和七月黄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人工辅助授粉会显著提高国外花椒品种朝仓的座果率和鲜果千粒重;对国内花椒品种座果率影响不大,但是可以作为花椒育种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42.
为选择最佳的物候期、飞行高度和识别模型提高植物识别的精度,本研究以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主要植物伊犁绢蒿、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以及裸地为识别对象,选择4月、6月、9月3个飞行时期,15m,30m,60m 3个飞行高度,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采集草地群落多光谱数据,在分析光谱反射率差异的基础上,利用最佳指数因子(Optimum index factor,OIF)筛选特征波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建立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地物反射率4月>6月>9月,15m>30m>60m;不同飞行高度下OIF值一致,但在月份间具有差异,4月敏感波段为Green,Red和NIR,6月和9月敏感波段为Red,Red edge,NIR;在识别精度上SVM>CNN,4月>9月>6月,15m>30m>60m,裸地>伊犁绢蒿>角果藜。综合来看,采用SVM在4月、15m飞行高度下进行识别的总体精度最高,达到86.23%。  相似文献   
643.
为优化鲜榨梨汁评价体系,并筛选出适宜制汁的梨树新品种(系),对河北省林科院种质资源圃和育种圃内的53个梨树品种(系)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总酚含量、褐变度及pH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对梨汁甜度、酸度、香气和褐变程度等感官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和量化,结合各品种(系)的出汁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梨汁评价指标与其对应的梨果理化指标相关性较强,可通过梨汁评价与理化指标筛选梨汁品种(系)。初步筛选出8个适宜制汁的品种(系):041878、长二十世纪、金二十世纪、SJ051105、冀蜜梨、041114、金光、黄冠梨和迎霜。适宜做梨浓缩汁的品种(系)为:041088、041047、黄冠梨、041615、迎秋、金二十世纪和冀蜜梨。  相似文献   
644.
建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分离与鉴定方法,对监测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样品拭子通过麦康凯显色培养基分离纯化,采用生化或质谱的方法鉴定。用65株已知菌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示:确认大肠埃希菌56株,准确率100%。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645.
‘冠玉’是从‘黄金梨’实生苗中选育出的中晚熟优质多抗梨树新品种,经DNA亲缘关系鉴定,确认其父本为‘黄冠’,是‘金光’的姊妹系。落叶乔木,树势中庸,萌芽力、成枝力中等,一年生枝棕褐色,皮孔小,长椭圆形,花芽以顶生为主,短果枝结果,容易形成腋花芽。果实圆形,果形指数0.85,浅黄色,果点少,果皮薄而光滑,外观极为漂亮。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质细脆,无石细胞,甘甜爽口。平均单果质量23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可滴定酸含量0.19%,果实硬度7.5 kg·cm-2,品质上等。抗寒、抗黑星病、抗褐变能力强,适宜制干、制汁。石家庄地区8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47 d左右。  相似文献   
646.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的主要宿主调控基因及相关分子通路,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0的ETEC菌液感染IPEC-J2细胞,18 h后收集细胞上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β,IL-1β)的分泌水平。由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通过edgeR v 3.12.1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GOseq和KOBAS 2.0软件对得到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挑选5条差异表达m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验证。【结果】试验成功建立了ETEC感染诱导的IPEC-J2细胞炎症模型。与对照组相比,炎症模型组共发现529条差异表达mRNA,其中236条表达上调,293条表达下调,包括HSP90AA1、CGNL1、CADPS2、EHBP1等免疫相关基因。GO功能分析表明,ETEC感染后差异表达mRNA显著富集于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内成分(intracellular part)、细胞质(cytoplasm)、核成分(nuclear part)、胞内膜结合细胞器(intracellular membrance-bounded organelle)、膜结合细胞器(membrance-bounded orgabelle)及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炎症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被注释到疾病相关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黏附连接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随机挑选的5条差异表达mRNA,结果与测序报告中差异表达mRNA变化趋势一致,证明测序结果可信。【结论】HSP90AA1、CGNL1、CADPS2和EHBP1等基因可能在ETEC黏附IPEC-J2细胞并诱导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并通过Toll样受体、mTOR等信号通路进行免疫调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调控网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7.
为获得与花生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AMF),采用湿筛倾析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编号APS-1,利用花生毛状根与APS-1建立双重培养体系培养APS-1的菌丝和孢子,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APS-1对花生生长和白绢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SSU-ITS-LSU序列分析,确定APS-1为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盆栽条件下,APS-1明显促进了6个花生品种的生长,同对照相比,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分别增加13.27%~21.63%和11.24%~47.90%。此外APS-1还能够提高6个花生品种对白绢病的抗性,防效达到43.76%~89.14%。综上所述,异形根孢囊霉APS-1是一株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高防治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648.
利用SVM、决策树及辐射传导方程,基于Landsat TM/OLI、DEM数据分别提取2000、2005、2010、2015年昆明主城区的土地覆盖类型以及地表温度信息,并进一步分析土地覆盖类型与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2000-2015年昆明主城区各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增加最多、森林次之,水体基本不变,农田、裸地大幅减少;建设用地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之间的相对温差不断扩大;城市地表温度的第一正相关因素为建设用地,第一负相关因素为水体。  相似文献   
649.
花生果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花生病害,群结腐霉是其主要致病菌之一,在花生生产过程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为了控制花生果腐病的发生,从健康的花生植株上分离获得39株内生细菌,并筛选出5株对群结腐霉菌具有明显拮抗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基于16S核糖体RNA序列和RecA序列,有5个菌株均被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其中,菌株PRI08对群结腐霉菌菌丝生长显示出较强的拮抗活性。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接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RI08后,再用群结腐霉侵染花生植株,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9.5%和11.83%。此外,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RI08对花生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增加主茎高、侧枝长、荚果数量、饱果率和荚果产量,分别为20.44%,19.98%,26.61%,20.36%和21.52%。本研究表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RI08具有作为花生果腐病生物防治剂和花生生长促进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650.
通过对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分析,发现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在与业务工作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解决路径。主要通过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建工作的调研,调查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探寻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解决路径。通过调查发现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大多存在无法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和对党建工作认识表面化的问题,通过结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建工作的相关做法,文章从优化党组织结构、完善考评机制、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与文化相融合、把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的落脚点等五方面探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