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原虫病。目前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化学药物和活球虫疫苗,但药物防治存在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球虫活疫苗具有致病性、生产成本高、可能产生"返强"的弊端。而基因工程疫苗则具有易操作、稳定、安全和高效等优点,成为预防鸡球虫病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从鸡球虫基因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机理、免疫效果影响因素、细胞因子佐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鸡球虫基因疫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草药和球敌对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后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14日龄海兰褐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I)、感染组(Ⅱ)、中草药组(Ⅲ)和球敌组(Ⅳ)。除I组外,其余组每只鸡口服感染8.0×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并且Ⅲ、Ⅳ组鸡于感染当天分别饮用含生药10 g/L的抗球虫中草药饮水剂和有效质量浓度为1 mg/L的球敌,连用12 d。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3,6,9,12 d,各组随机抽取5只鸡,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尿酸(UA)、肌酐(Cre)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与Ⅱ组比较,Ⅲ、Ⅳ组TP含量在感染后6,9 d分别提高了22.31%(P<0.05),33.57%(P<0.05)和17.48%(P<0.05),24.23%(P<0.05);在感染后6 d,ALB含量提高了26.17%(P>0.05)和48.23%(P<0.05),Tg含量提高了49.25%(P<0.01)和40.30%(P<0.01);UA含量在感染后3 d降低了42.39%(P<0.01)和42.48%(P<0.01);LDH活性在感染后3,6 d分别降低了30.77%(P<0.01),30.13%(P<0.01)和23.36%(P<0.05),21.21(P<0.05)。Ⅲ、Ⅳ组血清Cre含量及ALP活性与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感染后6 d,分别降低了17.51%,12.52%和16.92%,14.39%。与I组相比,在感染后3 d,Ⅲ组血清TP含量提高了24.94%(P<0.05),而Ⅳ组Tg含量降低了32.99%(P<0.05);Ⅲ、Ⅳ组UA含量在感染后3,6,9 d分别提高了111.66%(P<0.01),111.36%(P<0.01);69.45%(P<0.01),76.25(P<0.01)和35.09%(P<0.05),43.99%(P<0.05);Cre含量在感染后3,6 d分别提高了45.41%(P<0.05),49.94%(P<0.05)和49.97%(P<0.05),59.05%(P<0.05),而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草药和球敌通过抵抗球虫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24.
杆菌肽锌     
杆菌肽锌(ZincBacitracin)是由地衣型芽胞杆菌发酵制取的多肽类抗生素。耐热,在水、甲醇、丙酮、氯仿中几乎不溶,遇碱易失活,对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放线菌有效。杆菌肽锌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阻碍脱磷酸化作用,影响细胞膜功能,导致细胞死亡。杆菌肽锌毒性低、安全可靠。在消化道内几乎不被吸收,残留少。经口投药后,90%的杆菌肽锌由粪中排出,少量由尿排出。粪中的杆菌肽锌,在堆肥中迅速分解,因而不污染环境。杆菌肽锌几乎不产生耐药性,与其它药物也不易产生交叉耐药。禁忌与恩拉霉素、北里霉素、…  相似文献   
25.
3种药物对河北秦皇岛鸡球虫分离株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5只海兰褐蛋公雏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7只,于14日龄,除白对照组外,每只鸡接种1.2×105个河北秦皇岛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同时选择球敌(0.2 mL/L)、力克球(0.5 g/L)和氨丙啉(0.6 g/L)3种常用抗球虫药,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观察了其对球虫的疗效,试验期为9 d。结果表明,球敌和氨丙啉的抗球虫指数(AC I)分别为186.63和181.62,属高效抗球虫药,其中球敌促生长作用显著,整个试验期内的增重分别比红对照组、白对照组、力克球组和氨丙啉组提高65.16%(P<0.01)、6.63%(P>0.05)、28.59%(P<0.01)和13.31%(P>0.05)。而氨丙啉抑制卵囊繁殖和减轻肠道病变的效果明显,但连续应用,对后期鸡的增重有抑制作用。力克球的AC I为157.77,判为低效抗球虫药。3种药物对Hb含量和脾脏、胸腺及法氏囊相对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单味中药水提物对河北地区鸡源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地方流行株QH15(O_2)、QH16(O_(38))、QH17(O_(89))的体外抑菌活性。利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诃子、五味子、五倍子、黄连、黄芩、苦参6种中药均对3株鸡耐药性E.coli地方株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24 mm之间,MIC在7.825 mg/mL~31.25 mg/mL之间,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7.
貉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鉴定所分离的貉源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从无菌采集的10份病死貉的肝脏、心血、肺脏、脾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到相同的单一病原菌,将其命名为HBA-2。通过细菌的生物特性检验与16SrRNA PCR方法对HBA-2进行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HBA-2与A.hydrophila参考菌株同源性达100%,HBA-2为貉A.hydrophila。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HBA-2对貉和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用PCR方法检测HBA-2的4种毒力基因aer、hlyA、epa、act,结果显示,HBA-2携带hlyA、epa2种毒力基因。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HBA-2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BA-2对头孢曲松、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头孢克肟5种药物高敏,对其他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28.
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和K-B纸片法,测定了2013年~2016年从河北省蛋鸡场分离的104株致病性E.coli的19种毒力基因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显示,从104株致病性E.coli中检出16种不同的毒力基因,总检出率为84.2%(16/19),其中毒力基因irp2、fyuA、ompT、iucD~a、colv、tsh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毒力基因iroN、fimC、papC、hlyF、ECs370、ECs3737的检出率在62.5%~88.5%,iucA、astA、vat和iss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低于60%,Ler、eaeA和sfa毒力基因未检出;E.coli分离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耐11~14种抗生素最多,占总分离菌的50.96%(53/104),对四环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99.04%、96.15%、92.31%、91.35%;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分离的104株鸡致病性E.coli携带的毒力基因和耐药性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为河北地区鸡致病性E.coli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为了确定引起雏鸡死亡的病原和其致病性,从病死雏鸡的盲肠内分离病原,通过临床症状、显微镜检查、PCR检测、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初步确定分离到的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并命名为HBCL株;用PCR法对HBCL株基因序列进行扩增,结果HBCL株基因序列与E.tenella同源性为100%,证实了球虫HBCL株为E.tenella;E.tenella HBCL株对雏鸡的致病性较强,半数致死量(LD50)为3.07×104个卵囊/只。说明分离的E.tenella HBCL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0.
为了确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河北株重组IL-2-EtMIC-2DNA疫苗的免疫原性与抗氧化能力,将24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成8组,每组30只,Ⅰ、Ⅱ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Ⅲ、Ⅳ组在14、21日龄分别肌肉注射100μg的pcDNA3.0-IL-2、pcDNA3.0-EtMIC-2,Ⅴ、Ⅵ、Ⅶ组在14、21日龄分别肌肉注射50,100,150μg的pcDNA3.0-IL-2-EtMIC-2,Ⅷ组在21日龄免疫鸡球虫活疫苗;28日龄时,除Ⅱ组外,每只鸡接种4×10~4个E.tenella卵囊。结果显示:各免疫组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EtMIC-2抗体水平以及血清T-SOD、GSH-Px和TAOC活性较Ⅰ、Ⅱ组均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当pcDNA3.0-IL-2-EtMIC-2重组质粒的免疫剂量达100μg/只时,使试验21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14,21,28d的血清EtMIC-2抗体水平和T-AOC活性,14,21d的血清GSH-Px活性以及14d的血清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单独免疫pcDNA3.0-IL-2和pcDNA3.0-EtMIC-2组(P0.05)。结果表明:IL-2可增强EtMIC-2基因的免疫原性和抗氧化能力,适量的pcDNA3.0-IL-2-EtMIC-2重组质粒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与体液免疫水平以及抗氧化能力,达到抗球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