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5篇
  13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311.
312.
为验证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优比例,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以商品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生长、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用量为5636.5 kg/hm2时,产量为7800.6 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植株个体的生长,有机肥替代17%~34%化肥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1.3%~11.8%。在施用有机肥1500 kg/hm2的基础上,化肥减量34%,小麦产量达7542.0 kg/hm2,较单施化肥提高了11.8%,化肥减量34%与减量17%相比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本试验条件下,单施商品生物有机肥5600 kg/hm2,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20%~30%,能有效减轻小麦菌核病的发生,改善小麦的产量结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13.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正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的绝佳时期,也是水产动物病害高发季节。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生产者以追求最高产量和近期经济效益为目标,盲目引种,超负荷放苗,过度投饲,致使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病害日趋频繁,加上养殖者保护养殖环境意识淡薄,病急乱投医,滥用药物,养殖水域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又加剧了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每年发病面积在50余万亩左右,每年因病害带来的损失量达2万余吨,占全市养殖水产品总量的8%,经济损失达2亿余元,  相似文献   
314.
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 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玉米季免耕-小麦季免耕秸秆不还田(N);2)玉米季深耕-小麦季深耕秸秆不还田(D);3)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S);4)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季秸秆深耕还田(DS)。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壤深度(0~60 cm)总有机碳(TOC)、颗粒态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碳(KMnO4-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结合小麦-玉米的周年产量变化,以期获得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长期免耕措施(N),DS处理能够提高0~30 cm土层TOC、POC、MBC、KMnO4-C等组分含量和CPMI;而NS措施仅提高土壤表层(0~10 cm)TOC、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PMI;2)DS处理显著提升了小麦-玉米的周年生产力,其麦玉的周年产量均值分别比N、D和NS处理高出14.7%、12.9%和8.5%;3)MBC和KMnO4-C对于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都是较为敏感指示因子。总的来说,玉米季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深耕还田(DS)是改善沿淮地区砂姜黑土土壤碳库、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15.
基于大凌河流域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上窝堡、朝阳、义县和凌海4个水文站的历年水沙资料,分析大凌河的水沙情况,同时结合径流量-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图、年内变化图、沿程变化图及多年双累积曲线图,分别从时间与空间上分析大凌河水沙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凌河中下游的泥沙主要由于集中强降雨携带而来;来水来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径流量及输沙量在年内分配中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  相似文献   
316.
目的 研究异叶天南星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丰富其活性物质基础,为天南星的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反相制备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异叶天南星的化学成分,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并采用细胞实验筛选新化合物及代表性已知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异叶天南星中共分离得到18个成分,分别为1-O-(10E,15Z)-9,12,13-trihydroxyoctadeca-10,15-dienoyl glycerol (1)、2-hydroxyethyl carboxylic acid-5,9-eicodiencarboxylate (2)、松柏醇(3)、香草酸(4)、阿魏酸(5)、咖啡酸(6)、异夏佛托苷(7)、夏佛托苷(8)、6-C-α-L-arabinosyl-8-C-β-D-galactosyl apigenin (9)、维采宁1 (10)、维采宁3 (11)、6,8-di-C-β-Dgalactosyl apigenin (12)、6-C-β-D-xylopyranosyl-8-C-β-D-galactosyl apigenin...  相似文献   
317.
江西省安义县老科协的农村科普示范户、新民乡峤岭村赤家垅村小组村民钱耀显,去年开展生态渔业养殖技术试验,采取养猪造肥、肥种草、草喂鱼模式,发展生态渔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老钱今年52岁,他勤奋好学,科学发展家庭种养业,综合经营生产。1997年下半  相似文献   
318.
万粘三号是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并于2002年通过河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审定的极早熟糯玉米单交种.……  相似文献   
319.
杂交组合与正反交后代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研究通过两组亲本(抗虫棉与常规棉)配置的23个组合F1的种植试验,一方面进行杂种优势比较,从中筛选强优抗虫组合,另一方面对优势测定进行相关分析,从中探讨各性状效应,结果可见,强优势组合当首推K6×K5组合,其综合性状优良,次推B×K2和C×K1组合;从相关分析来看,铃重达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选择大桃品种作杂交亲本,是强优杂交组合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20.
了解长江三口(藕池口、松滋口、太平口)和西洞庭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探究洞庭湖来水及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现存量的周年动态变化,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浮游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为洞庭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和8月对长江三口及西洞庭湖18个断面进行了浮游动物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动物4门、40种,长江三口浮游动物密度为9~323个/L,生物量为0.006~0.319 mg/L,西洞庭湖浮游动物密度为9~45个/L,生物量为0.019~0.045 mg/L,枯水期与丰水期浮游动物密度差异显著,长江三口浮游动物密度均值(67个/L)高于西洞庭湖(23个/L);三口的优势类群为无节幼体(Nauplii)、桡足幼体(Copepodid)、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西洞庭湖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普通表壳虫(Arcella vulgar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长江三口浮游动物Shannon-Wien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07和0.77,西洞庭湖分别为1.17和0.80。CCA分析表明,水温(WT)、总氮(TN)、总磷(TP)和正磷酸盐(PO 4-P)是影响长江三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而WT、TN是影响西洞庭湖区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