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业污染物排放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养殖污染时空格局研究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污染综合治理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南省部分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2014年农业统计数据,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和空间格局分析技术,系统分析区内养猪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的年际动态及其空间格局,探讨污染负荷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近15 a来洞庭湖地区养猪规模与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先增后略减然后再持续增加的变化态势,2007年达到最高峰。研究区养猪业存栏规模从2000年的1 469.4万头上升到2014年的2 010.2万头,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由2000年的112.99、11.75与1.10万t/a增加到2014年的154.56、16.07与1.51万t/a。从空间格局来看,养猪污染负荷最大的县(市)主要为洞庭湖西部的常德市区、东南部的汨罗市和望城区,且高污染负荷区呈逐年扩大的态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业的空间格局与当地人口密度、生产习惯、政策及市场导向密切相关。因此,从政策层面推进健康养殖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污染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湖南典型土壤磷素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流失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晰不同土壤类型、利用方式土壤磷素分布特征,评估其流失风险的大小,研究了湖南3种典型土壤(红壤、潮土、紫色土)磷素含量特征及其剖面分布。野外采集3种母质发育土壤的旱地和水田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按张守敬等提出的酸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测定方法,对土壤无机磷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磷素含量和形态分布有明显差异:磷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潮土>红壤>紫色土;红壤发育的土壤以磷酸铝和磷酸铁占优势,潮土和紫色土的Ca-P含量占优势较高。土壤磷素在剖面中的分布均为表层最高,且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后趋于相对稳定;无机磷中的Al-P、Fe-P以及O-P主要集中在0~20 cm的土层中,其剖面分布于全磷类似,而Ca-P剖面分布上相对变化不大。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全磷的差异:水田均大于旱地。土壤类型及利用方式均对磷素含量和形态特征有明显影响,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控制其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43.
黄土高原气候变迁、植被演替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2 .5Ma B.P.以来 ,受地球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升的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存在着干期与湿润交替出现的现象 ,但总的趋势是向干旱化方向演化。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草本植物一直较为繁茂 ,木本植物仅在少数几个时期处于优势地位。现代黄土高原人工林草植被普遍存在着土壤干层问题。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它是导致植被演替的直接原因之一。人工植被激发并强化了土壤干层的形成。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和人工植被选择不当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有望通过有关人工措施使其危害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4.
坡地磷素迁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坡地磷素迁移是导致土壤质量退化、肥料利用率降低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土壤中磷素的形态转化、降雨特征、土壤理化性状与地形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四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坡地磷素迁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当前坡地磷素迁移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1)遴选适当的磷素形态指标,使之能同时较敏感地反映坡地磷素流失对水环境和土壤质量的影响;(2)磷素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与坡地磷素迁移的相互关系;(3)坡地磷素迁移的动态过程与空间变异.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将会有力促进磷素迁移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规范化,促进土壤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将为农田养分的科学管理、土壤退化的控制与修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USEPA开发的PLOAD方程,建立非点源污染计算模型,采用GIS技术及野外实验确定模型中各个因子,并将该模型用于长沙市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地区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9.9kghm-2a-1,1.49kghm-2a-1,其中氮污染主要以溶解态氮的形式存在,与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径流密切相关;污染来源最大的区域是城市用地区域,该区域的下垫面不透水率大,降雨过程中产生地表径流大;磷污染主要以吸附态磷的形式存在,来源较大的区域主要为坡度大、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相似文献   
46.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被演替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在1~30年的群落演替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生产力普遍偏低,最高鲜草产量为4 000~5 000 kg/hm2,而且生长盛期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最多不超过6年。建议对紫花苜蓿草地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比如中耕除草与施肥,改善苜蓿种群的基质条件、缓解种群竞争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工草地的使用寿命。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显著加快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经过10年时间紫花苜蓿草地即可以演替到该地区的稳定草原群落———长芒草群落。豆科、菊科与禾本科3大科植物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这三大科植物的种数合计占相应演替阶段出现植物种数的54.5%~78.6%。茵陈蒿、草木樨状黄芪与达乌里胡枝子作为长芒草群落的主要伴生植物,反映了研究区干旱的气候条件与贫瘠的土壤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47.
土壤翻耕对坡地水分转化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黄土高原土壤质量退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翻耕与压实对休闲黄绵土坡耕地水分转化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压实相比,土壤翻耕导致入渗率下降40%~60%,产流强度增加1至3倍,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降低50%以上。(2)翻耕条件下流失径流的平均含沙量增加近70%,坡地产沙量增加3倍,径流流失量增加1倍,因此对坡地实行免耕休闲可以有效减轻水土流失、遏制坡地土壤质量退化的态势。(3)降雨过程中,随着产流时间的延长,坡地产沙量呈加速增加的趋势,而且增加速度显著快于坡面径流,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延长初始产流时间、减少产流量以及提高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均可有效减少坡地土壤流失量。  相似文献   
48.
水稻生长模型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综合集成、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的现代化和辅助国家决策,是作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该研究以水稻模型为例,选取CERES-Rice、ORYZA2000、YIELD、RCSODS水稻模型,讨论了各水稻模型的特点,通过对各模型的比较,论述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展望了水稻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绿狐尾藻区域适应性与生态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湿地具有高效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功能,其生物质产量高并可以作为优质畜禽饲料,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氮磷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的可靠途径,但对其生长适应性和生态竞争力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依托我国亚热带(南方)和温带(华北)地区的11个中国科学院野外试验站开展了系列试验。结果表明:绿狐尾藻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可以良好生长并顺利越冬,但在中国北方温带地区则不能自然越冬;风浪、水深、蓝藻爆发以及香蒲(Typha orientalis)、莲(Nelumbo nucifera)、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等本土水生植物竞争等多种因素均会对绿狐尾藻的正常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绿狐尾藻存在非专一性天敌,主要包括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造桥虫(Anomis flava)等食叶性昆虫,其主要爆发期在夏季7—8月的高温阶段。因此,从生长适应性、群落竞争力、天敌危害等方面来看,初步认为绿狐尾藻在我国大陆地区大范围自然扩张的可能性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0.
亚热带小流域COD负荷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化学需氧量(COD)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方面。以湖南省长沙县9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5 a(2011-2015)的定位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亚热带典型小流域COD浓度与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5 a来COD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31-42.63 mg/L,平均值为12.95 mg/L。不同类型小流域COD平均浓度的变化顺序为:种养养殖森林-种植森林,从季节变化来看,COD浓度夏秋季节较高,而冬季与春季相对较低;从年际变化来看,从2011年到2015年COD浓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COD月负荷的变化范围为3.15-1 086.6 kg/hm~2,研究区平均值为152.06 kg/hm2,不同类型小流域COD负荷时空变化规律与浓度基本一致。3)COD浓度主要与畜禽养殖密度及人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P0.05)和0.69(P0.05);COD负荷则与养殖密度、种植比例、径流深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P0.05)、0.69(P0.05)和0.54(P0.05)。适当控制畜禽养殖密度、加强小流域生活污水治理以及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控制亚热带小流域COD排放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