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3篇
  6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对我省发展山羊养殖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的廿年来 ,我省畜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 ,山羊发展较快。 194 9年全省山羊仅 2 3 5万只 ,1989年为 131万只 ,1998年存栏山羊 370万只 ,出栏 190万只。 1996~ 1998年的 3年中 ,全省牛存栏平均递增 3 7% ,山羊递增 19 4% ,猪递增 6 2 % ,出栏率牛平均递增 7 6 % ,而山羊为 2 5 4% ,猪为 8%。1990年全省山羊存栏 4 0 0万只 ,出栏 2 50万只 ,出栏率达到 6 2 5%。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 16 %上升到 1998年的 30 %。畜牧业的发展在我省农业经济中的作用逐渐显示出来。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是省领导重视大…  相似文献   
152.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喷灌和漫灌不同灌水条件下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探明华北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对不同灌水处理的响应,为冬小麦合理浇水管理、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提供依据。设置微喷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微喷和漫灌分别设置4个灌水量和灌水时期组合处理,微喷处理灌水量分别为90、120、150 mm和180 mm,漫灌处理灌水量分别为83、130、201 mm和205 mm,对冬小麦产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LAI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近条件下小麦生育期灌水量≤120 mm时,微喷方式较漫灌方式能显著提高小麦子粒产量和WUE,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增大;灌水量≥180 mm时,微喷方式产量和WUE均低于漫灌方式。不同时期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微喷处理均高于漫灌处理,蒸腾速率除拔节期微喷灌水量120 mm、灌溉4次处理(SI2)外,微喷处理亦均高于漫灌处理;微喷、漫灌两种方式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微喷和漫灌方式均表现为随灌水量的增加小麦LAI逐渐增大,主茎绿叶片数逐渐减少;在灌水量相近条件下,微喷处理小麦LAI大于漫灌处理,而主茎绿叶片数小于漫灌处理。2012—2013年度冬小麦生育期灌水量较小情况下微喷方式增产增效显著,而灌水次数多、灌水量较大时,微喷方式由于小麦LAI过高,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反而不利于产量和WUE的提高。微喷方式最优灌水处理为SI2,漫灌方式最优灌水处理为灌水量205 mm、灌溉4次(FI4)。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时空耦合特征及影响机制,以期为促进两大系统协调发展和提升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法、超效率DEA模型、核密度估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1—2021年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时空耦合特征及影响机制展开研究。【结果】(1)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均有所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上整体由单极向多极演变,形成“成都平原最优,外围分级镶嵌”的格局,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趋同性,形成“以成都、雅安、德阳、眉山为核心的高效率大面积隆起区,攀枝花为极核,外围分级塌陷”的格局。(2)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度由0.526增加至0.704,协调效应逐渐增强,整体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3个层次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全省大致经历了“发展、滞后、提升”3个时期,从空间变化来看,成都率先步入优质协调阶段,其次为雅安和攀枝花,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内江步入良好协调阶段,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仍处于...  相似文献   
154.
李谦 《世界农业》1995,(1):12-13
德国农业的特点四川黔江县农业局李谦德国在大约3600万ha的土地上,大约有一半用于农业。在这个现代化工业社会里,农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全德农业产品满足国内80%的食品总需求,饲料产品达到90%,1991年农产品价值约690亿德国马克,高于钢...  相似文献   
155.
随着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广泛使用,新式的动力整地机械也随着得到了推广应用。在众多的动力整地机械中,动力旋转耙以其作业效果好,作业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受用户的青睐.但在使用中也存在操作和使用不当造成机具损坏和作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现以新疆机械研究院研发的动力旋转耙为例,对动力旋转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排除方法作一介绍。1动力旋转耙结构动力旋转耙由机架、平土板、变速箱、护板组合、护板下滑板、耙刀、传动箱、压土辊组合、压土辊、刮泥刀组合、刮泥刀等组成。与拖拉机后部的上拉杆和下拉杆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通过传动轴…  相似文献   
156.
为了筛选适宜湖南地区秋季大棚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笔者以南蜜3号、南蜜4号等15个厚皮甜瓜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蜜3号、南蜜4号、江淮蜜一号、好运11、k-15、荃香蜜12号、红佳、雪蜜5号等8个甜瓜品种的产量高、品质优、货架期长,适合湖南地区秋季大棚立架栽培。  相似文献   
157.
以白沙蒿作为实验材料,通过野外实地试验模拟研究不同带状配置白沙蒿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株间距为0.5m和1m带状配置防风效果较好,对林带后1H~3H处降低风速的效果明显,0.1m高度处防风效能均能达到40%以上,株间距2m防护效果则较差。两带的防风效果要优于单带1,0cm处平均防风效能分别增加3.33%、10.16%3、.14%。不同配置最小风速均出现在林后1H处,在林后1H~4H范围内能够形成一个相对明显的弱风区,减风效果较好。行距不同能影响防风效果,但一定范围内变化不明显。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林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株间距,同时随着高度的增加,其防风效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58.
为研究不同灌溉处理稻田小气候特征变化,于2017年7-8月在稻田设置3个不同的灌溉处理,对照处理(CK)、5 cm灌水(A1)和10 cm灌水(A2),对比分析不同灌溉处理对稻田气温、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以及地面温度变化的估算。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灌溉使冠层内空气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且温度与相对湿度呈相反的日变化趋势,40 cm比80 cm高度变化明显; A1和A2处理的土壤温度低于CK处理,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降温效果变小,日变幅也逐渐减小;灌溉后空气温湿度和土温的日变幅明显减小;不同灌溉处理地面温度变化估算值与实测值的R2在0.9左右,两者相差较小,效果较好。随着灌水深度的增加,稻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逐渐增大,A1和A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处理高3.68和4.32μmol/(m2·s),且A1和A2处理与CK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59.
为促进保山市辣椒产业稳步发展,本文作者于2018年引进优质、丰产辣椒品种香椒3号,经引种鉴定、试验示范种植观察,该品种具有抗病、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作者总结了香椒3号在云南保山的引种表现及高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促进该品种在保山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0.
伪狂犬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二类传染病,国内外近几年由于伪狂犬病流行正呈上升趋势,以及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许多国家己经将伪狂犬病列为了重点防疫并计划最终根除的猪病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人们对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检测手段以及疫苗预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就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主要基因变异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伪狂犬病毒基因及其基因变异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同时结合本实验室对伪狂犬病gE/gB基因建立的多重PCR净化的病原学研究和国家对该病采用gE/gB-ELISA检测血清学净化方法标准进行了综合,为制定猪伪狂犬病防治及净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