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取土壤接种法,进行不同配方和浓度的种衣剂对黑穗病防治效果的试验,以确定最佳配方及其浓度,为高粱种衣剂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不同青贮高粱新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测产、青贮后营养成分分析、喂饲试验及经济效益评价,选择出优异青贮高粱新组合,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碱性盐胁迫对偃麦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0、20、40、60、80、100和120mmol·L~(-1))碱性盐混合溶液(NaCl、Na_2SO4、NaHCO_3和Na_2CO_3)处理偃麦草新品种"农菁7号"(Elytrigia repens Nong Jing No.7),测定其幼苗存活率、株高和生物量,旨在明确盐碱胁迫对偃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和碱性盐胁迫下偃麦草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以探讨偃麦草主要生理指标对盐碱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碱性盐胁迫可降低偃麦草幼苗存活率、株高及生物量,当溶液浓度≥80mmol·L~(-1)后幼苗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株高和生物量与碱性盐溶液浓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偃麦草叶绿素含量随碱性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80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游离脯氨酸、MDA和SOD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碱性盐胁迫对偃麦草苗期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适应盐碱环境,偃麦草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74.
龙聚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与双城市聚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育成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200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禾本科饲草的生产性能,试验选用20种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材料,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试验地进行田间种植,对其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丹草Late BMR、大力士以及苏丹草的PACF8421和健宝4个品种(品系)未能完成其生育期;青贮玉米的株高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苏丹草中农26837的株高最低,只有191 cm;高丹草中Enorma和Bra-sero的分蘖能力最强,单株分蘖数分别为37.00,31.50个/株,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高丹草Big Kahuma的鲜草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均较强。苏丹草中Enorma的分蘖能力最强,茎叶比最小,抗病性最强。综合比较,在20种饲草品种中高丹草Big Kahuma和苏丹草Enorma宜作为黑龙江地区青饲、青贮的禾本科饲草品种。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无芒雀麦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用浓度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液进行胁迫,研究了胁迫对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混合胁迫处理促进无芒雀麦mancher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其它2个品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混合盐碱胁迫浓度小于60mmol.L-1时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当浓度高于60mmol.L-1后各个指标都急剧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混合盐碱浓度大于20mmol.L-1时抑制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为了选育优良的红三叶品种,对10份红三叶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6p-2484品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4.0%和72.3%;06p-2426品种生育期较长、绝对高度最矮、小叶长度和宽度均最大、茎秆最细,是一种观赏性极好的坪用型红三叶资源;06p-2134品种绝对高度最高,而自然高度最矮,说明其匍匐性较强;06p-2426品种和06p-2134品种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阐述霸王幼苗耐受风沙流胁迫的能力及其阈值,为揭示霸王幼苗遭受风沙流胁迫致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霸王1年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风沙环境风洞中模拟风沙流胁迫条件,以风速表示胁迫程度,即分别在0,8,11和14m/s风速条件下吹袭20min,依次表示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风沙流胁迫处理,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叶片叶绿素以及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在重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APX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而SOD和CAT活性略有增强,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一定程度损伤,但未引起渗透胁迫,APX和POD通过清除活性氧,降低了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的氧化损害;重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严重损伤,引发SOD和CAT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大,细胞液外流,渗透胁迫严重,最终使幼苗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80.
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为了探讨大豆各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的8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底荚高度>株高>生育期>主茎节数,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数,其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42,其次是主茎分枝数,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39,主茎节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多和主茎分枝数多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