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不同基质配比和营养液配比对甜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于甜瓜生产的栽培基质及营养液,研究了无土栽培务件下陶拉、沙子和珍珠岩基质配比和高钾元素营养液、标准营养液和低钾元素营养液配比对甜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陶粒:珍珠岩:沙子=2∶1∶1的处理株高最高,基质配比为1∶1∶2的甜瓜总叶绿素含量最高;随着钾元素的升高,株高长势增强,干重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也升高,但不是钾元素越高越好,钾元素过高会影响氮元素的吸收,因此标准营养液较其它两种营养液相比,更适合甜瓜生长.  相似文献   
32.
为筛选出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科学评估优势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增加有机大豆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农民收入。采用田间小区笼罩法比较了5种赤眼蜂对卵的寄生率;设计采用4级放蜂梯度的方法,比较各梯度防治效果、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率最高,达到61.8%,放蜂量以45万头·hm~(-2)为宜,平均防治效果63.6%,增产率8.2%。说明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有较强的搜寻力和生殖力特征,是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蜂种,卵粒寄生率高,田间防治效果理想,放蜂方法操作简单,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3.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穗期害虫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影响最大.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穗期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白星花金龟、玉米蚜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防控,辅助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的对策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为探索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筛选适用的生物农药,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展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生物农药多个剂量处理的防病效果及玉米产量,并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了药后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枯草芽孢杆菌对大斑病的防效较好,最高防效达85.46%,相应处理区玉米产量较高,增产率为18.88%,虽略低于对照化学药剂丙环唑处理的防效和产量,但差异不显著;哈茨木霉菌对小斑病的防效较好,最高防效达83.06%,相应处理区玉米产量也较高,增产率为17.07%,均与对照化学药剂代森锰锌相近。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菌剂后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而施用化学药剂后土壤中上述3类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5.
36.
37.
为明确常用生物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选用3种常用的生物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出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的防治谷瘟病的生物杀菌剂。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2%春雷霉素水剂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10%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 000亿芽孢·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 125、1 500g·hm~(-2),2%春雷霉素水剂有效成分用量30、36g·hm~(-2)处理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10d,防治效果在76.42%~82.23%;施药后20d,防治效果在73.05%~78.59%。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弱光环境对林下红桦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进行了30±2.5遮荫处理,并对7月份川西亚高山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幼苗光合以及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红桦幼苗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光合色素含量以及羧化效率(CE)均上升;对照和遮荫条件下,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分别为0.203和0.177 μmol·mL-1·min-1.遮荫处理的ψPSⅡ、Fv/Fm的日变化比较平稳而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其Fo、ψPSⅡ、Fv/Fm值均高于对照.这些现象表明,川西亚高山地区夏季的强光环境对红桦幼苗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对林下的幼苗光合与生长却是有利的.红桦幼苗是该地区暗针叶林演替初期的先锋树种和林下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树种,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林地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应用封闭式生长室系统,研究了川西亚高山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幼苗根、茎、叶和枝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分配和主要生长指标对大气CO2浓度升高(EC,Elevated CO2,环境CO2浓度+350(±25)μmol·mol-1)的响应.结果表明,红桦幼苗的树高、基径、树干基部横截面积和生物量等均受到CO2浓度升高的促进作用.与对照(CK)相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红桦幼苗根、茎、叶中的还原糖、蔗糖、总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除蔗糖含量外,枝中还原糖、总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也有显著增加.EC对红桦幼苗各器官中的纤维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升高CO2浓度改变了碳水化合物在红桦幼苗根、茎、叶和枝中的分配格局;与CK相比,分配到根的还原性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总的可溶性糖分别增加了55.96﹪、35.76﹪、39.52﹪、29.36﹪和55.56﹪.综上所述,CO2浓度升高促进了红桦幼苗的生长,增加了红桦幼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在根部的积累,这将增强红桦幼苗对寒冷环境的抵抗力,提高其在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0.
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对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有效防治率达61.97%,赤眼蜂防治区的被害籽粒和被害率较对照区差异显著。赤眼蜂防治区较对照区增产8.33%,投入产出比为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