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龙眼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活动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随机网捕方式采集传粉昆虫进行鉴定,选择不同天气类型观察蜂类和蝇类等传粉昆虫在龙眼花穗上的活动情况,并通过架设防虫网研究龙眼传粉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龙眼主要传粉媒介为昆虫,传粉昆虫有3目9科17种,其中以蜂类和蝇类个体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73.3%和20.6%。蜂和蝇类昆虫在龙眼花穗上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影响,蜂类访花的适宜温度在25~30℃之间;蝇类在20.0℃开始访花并随温度升高访花次数增多,超过30.5℃访花次数减少。不同天气类型对蜂和蝇类昆虫访花活动也有影响,在晴天条件下蜂和蝇类昆虫访花次数较多,并且在花穗上的活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2.
以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为试材,在南方产区进行葡萄叶面积的测算方法及该品种两茬果(夏果和冬果)不同叶果比与产量和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用叶长、叶宽及叶长×叶宽等叶形特征值与单叶面积的相关关系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快速有效地测算该葡萄品种的群体叶面积;在南方湿热地区栽培酿酒葡萄,两茬果叶果比以5.5较合适,结果枝留叶7~8片叶,每条结果枝夏果留果重500 g左右,冬果留果重450 g左右为宜,即每条结果枝留果穗2~3穗,这样既保证有一定的产量,又能保证酿造用原料浆果有理想的糖度和酸度。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余甘高接换种时间,接穗采集,砧木修剪,嫁接方法及高接前后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4.
对坡地成年荔枝结果树深施有机肥,调查其根系分布情况、土壤养分、荔枝结果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坡地荔枝成年结果树深施生态牛皮肥能提高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尤其20~60 cm土层养分有了明显提高;总根重比施肥前增加了71.0%,20~60 cm土层比施肥前增加了104.9%~203.4%,果枝率和株产分别比施肥前提高了10.8%和230.38%。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的关系,为该品种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四季蜜龙眼为材料,采用根窖法研究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内的生长动态,探讨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生长、开花和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下旬~4月下旬出现第1次根系生长高峰,第2次生长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9月中旬,根系生长活动与土温有密切关系;新梢加长在一年中也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底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5月上旬出现第2次生长高峰,并持续到下旬.[结论]产期调节栽培下的四季蜜龙眼新梢、果实和根系的生长有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36.
[目的]进一步了解桂葡2号的农艺性状及生物学特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葡2号、毛葡萄、凌丰3个酿酒葡萄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观察其物候期、生长结果性能、丰产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结果]桂葡2号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130 d,比毛葡萄少15d,比凌丰葡萄多15d.桂葡2号的结果枝率、果穗重、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均高于母本毛葡萄,分别高出14.8%、63.2 g、0.82 g、3.0%和4.0%;单株产量(3.61 kg/株)和平均产量(14458.05 kg/ha)比母本毛葡萄提高了2.03 kg/株和8130.15 kg/ha,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桂葡2号的生产性能略低于凌丰葡萄,但差异不显著(P>0.05).桂葡2号在正常的田间管理和防治条件下,未见有明显病害发生,果穗抗霜霉病和白腐病较强,但雨水多时叶片局部有霜霉病发生.[结论]桂葡2号的综合性状优于母本毛葡萄,具有坐果率高、结果性状好、丰产稳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推广种植,尤其对广西丘陵、山地、石漠化石山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7.
应用RT-PCR方法在首次克隆获得荔枝AP1同源基因cDNA全长基础上,又得到2个荔枝FT同源基因cDNA全长,分别命名为LcFT1和LcFT2(基因登录号分别为:JN214350、JN214351)。LcFT1基因开放阅读框522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9.65 ku,等电点为8.68。LcFT2基因开放阅读框522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9.56 ku,等电点为7.34。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LcFT1和LcFT2蛋白都具有4个α螺旋,10个β折叠区。同源分析表明,LcFT1和LcFT2基因在不同植物中的一致性为72%~82%。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三月红荔枝花芽分化期LcFT1和LcFT2基因只在叶中表达,并且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多。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荔枝开花的分子机理及其成花的生物学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8.
在荔枝品种的选育方法中,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荔枝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工作量大,费工费时,缺点多。本研究根据荔枝雌雄异花同株和同一株树雌雄花不同时间分批开放以及主要靠虫媒授粉的特点,设计了荔枝杂交育种花粉隔离防护网罩取代人工套袋隔离花粉的方法,可显著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荔枝杂交授粉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防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引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冬宝9号龙眼在广西南宁生长良好,2008年虽受到春季低温寒潮天气的影响,仍能正常开花结果,从引种初步表现看,该品种在广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我国基层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广西市县农科院所改革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市县农科院所改革中存在的基层农业科研机构被边缘化、科研条件薄弱、人才支撑乏力等问题,提出了打造综合性农科大院、恢复和强化县级农科所功能、健全"三级"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适度放宽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自主权等对策,以促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