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5篇
  28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农田栽参是吉林参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 ,它对治疗疾病 ,增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人参的主产国 ,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吉林省又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 ,产量占全国的 80 % ,世界的 70 %。人参是吉林省种植业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虽然面积不大 ,但产值名列全省各品种的第二位 (玉米列第一位 )。现在人参产业已是我省特别是东部长白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也是我省“十五”期间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势产业 ,是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人参自古生活在地球北温带的茂密森林中 ,森林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人参。我国发现和利用人参已…  相似文献   
92.
以4个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鲁棉研35、邯686、豫早棉9110)为材料,研究了早播(4月25日播种,密度设置为52 500株/hm2)与正常播期(5月15日播种,密度设置为75 000株/hm2)条件下的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早播对短季棉品种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早播条件下,短季棉品种的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均高于正常播期,生物量、每100 kg皮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低于正常播期,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高于正常播期。本试验条件下,早播提高了短季棉品种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子棉、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南疆温室内不同位置桃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明确温室内不同位置光合变化差异,为南疆设施桃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桃春美和油桃金辉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2个桃品种在温室棚前、棚中、棚后3个位置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比较2个桃品种在温室不同位置的光合差异性。【结果】2个桃品种在温室不同位置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无光合午休现象,且3个参数在温室中的大小均依次为棚前>棚中>棚后;2个桃品种叶片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均为先下降后上升,在16:00达最小值,均以棚前最低;毛桃春美叶片瞬间水分利用效率在温室内部各位置差异较大,而油桃金辉叶片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在温室各位置均为双峰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结论】温室内棚前、棚中、棚后3个位置光合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各参数相关性较强,2个桃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均以棚前最高,棚后最低;油桃金辉在温室各个位置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毛桃春美。  相似文献   
94.
不同形态氮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尚不明确,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棉花产量、氮肥利用的影响,为棉花高效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在全生育期施N 270 kg/hm2的条件下,设置硫酸铵、尿素、硝酸钙3种不同氮肥处理,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一膜三行种植模式下,3种不同形态氮肥对膜下滴灌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籽棉产量、15N回收率、土壤15N残留率、氮肥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和尿素处理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无显著影响,2019年尿素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高于硝酸钙处理5.6%,2020年3种不同形态氮肥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无显著差异。硫酸铵和尿素处理棉花单株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硝酸钙处理,2019年分别比硝酸钙处理高13.7%和10.0%,2020年分别比硝酸钙处理高5.7%和5.9%。硫酸铵和尿素处理棉株15N的回收率显著高于硝酸钙处理,2019年分别比硝酸钙处理高1.1和1.6个百分点,2020年分别比硝酸钙处理高6.4和3.5个百分点。硫酸铵和尿素处理土壤15N残留率显著低于硝酸钙处理,2019年分别比硝酸钙处理低10.0和10.7个百分点,2020年分别比硝酸钙处理低8.6和10.9个百分点。2019年硫酸铵和尿素处理氮肥损失率显著高于硝酸钙处理,分别比硝酸钙处理高8.9和9.1个百分点;2020年尿素处理氮肥损失率分别比硫酸铵和硝酸钙处理高5.2和7.4个百分点。2020年硝酸钙处理收获期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铵和尿素处理,硫酸铵处理显著高于尿素处理。2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在一膜三行种植和等量施氮条件下,与施用硝酸钙相比,硫酸铵和尿素处理获得了较高的籽棉产量、15N回收率和氮肥损失率,较低的土壤15N残留率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连续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和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在阿拉尔开展田间试验,设置6个纯氮处理:0(N0)、90(N1)、180(N2)、270(N3)、360(N4)、450 kg·hm-2(N5),研究了定点定量施氮对棉花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植株干物重及含氮量、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收获期棉田0~6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全氮、碱解氮含量整体表现为N0、N1和N2处理低于N3、N4和N5处理,速效磷含量变化则反之;不同年限处理间速效钾含量基本以N3处理最低,至2020年N3处理0~60 cm土层速效钾平均含量较其他处理低23.49%~51.13%。棉花地上部单株干物重和单株含氮量均以棉铃占比最高,不同处理分别为59.04%~62.91%和56.48%~65.16%。各处理地上部单株干物重、单株含氮量、皮棉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均在N3处理达到最大,试验年内N3处理平均单株干物重和单株含氮量分别为117.25和1.96 g,皮棉产量2 419.39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29.75%、14.32%、8.18%、8.54%和10.21%,氮肥表观利用率也最高,为47.26%。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推荐南疆阿拉尔地区棉花氮肥适宜用量为270 kg·hm-2。在此施用量下可获得棉花高产,并减少收获期土壤养分残留。本研究结果为棉花精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为探索尿素配施不同生物刺激素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选择氨基酸、海藻酸、γ- 聚谷氨酸和糖蜜发酵液4 种常见的生物刺激素,在棉花苗期进行叶面喷施,分析各处理对棉花苗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茎粗、株高、叶面积、SPAD 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应用叶面肥的处理棉苗总干物质量、茎粗、SPAD 值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且配施生物刺激素处理较单施尿素对棉花苗期总干物质积累、茎围和叶片扩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增加比例分别在19.94% ~ 43.56%、1.43% ~ 18.05%、13.34% ~ 50.67% 之间。不同生物刺激素促进棉苗各器官发育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尿素配施γ- 聚谷氨酸处理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最高,分别为149.36 cm2/ 株、4.68 g/ 株;尿素配施糖蜜发酵液处理棉苗茎粗、株高最高,分别为4.12 mm、15.75 cm。综上,尿素配施γ- 聚谷氨酸或糖蜜发酵液在棉花苗期叶面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
为揭示连续定点不同氮用量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于2018~2020年在阿拉尔连续3年定点设置6个氮处理:0 kg/hm2(N0)、9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360 kg/hm2(N4)、450 kg/hm2(N5),研究了连续3年定点施氮对0~60 cm土层三大菌群数量及结构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连续定点施氮可分别提高0~60 cm土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基本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在N3处理达到峰值,其数量变化均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0~40 cm细菌占其总数的71.92%~79.65%,0~40 cm放线菌占其总数的77.21%~92.06%);真菌数量在N4处理达到峰值,其数量变化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0~20 cm真菌占其总数的35.62%~65.84%)。随施氮量的增加,三大菌群总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至N3处理最高,为9.70×106 CFU/g,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真菌基本呈降低的趋势,真菌占比则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南疆阿拉尔地区推荐施氮量为270 kg/hm2,可平衡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获得较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8.
通过学习和考察美国马铃薯新品种研发、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及行业立法与标准等,结合"中国薯都"甘肃省定西市的实际与现状,借鉴美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提出了健全行业标准、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推行标准化生产、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力度及健全服务组织建设的发展策略,为当地马铃薯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明确目标和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9.
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葡萄安全越冬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时测量温度变化情况的U盘温度计录仪,研究了冬季严寒条件下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葡萄不同深度根系的保温效果,以及冬季葡萄根系不同深度抗寒性的变化规律;通过调研翌年春夏季节萌芽、开花结果情况,研究新疆严寒条件下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戈壁地葡萄安全越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戈壁地葡萄安全越冬效果较好,地表温度都较对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D900无胶棉+增强膜提高11.69℃,无纺布+埋土提高10.09℃。采用D900无胶棉+增强膜覆盖葡萄地表≤-5℃持续天数相对无纺布+埋土减少8d,地下30cm处减少5d。D900无胶棉+增强膜覆盖葡萄地下最低温度较无纺布+埋土有显著的提高,地表温度提高1.57℃,地下30cm处温度提高1.08℃,地下60cm处较埋土处理温度提高了1.54℃,保温效果显著。表明在新疆严寒条件下,采用D900无胶棉+增强膜等方式覆盖葡萄可安全越冬,既保障了葡萄的越冬安全,又提高了葡萄产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不同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对葡萄根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全球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采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被覆盖葡萄越冬,测定越冬过程中根系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等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各种材料覆盖葡萄越冬温度的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覆盖物下0~60 cm深度土壤温度提高0.34~2.32℃;(2)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前后,各种生理指标变化较大;(3)玻璃棉覆盖越冬后,根系中组织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脯氨酸和电导率较低.[结论]不同材料覆盖对葡萄根系抗寒生理指标影响较大,但并不能改变葡萄根系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