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从生源选拔优质化、培养方案实践化、基地实践全程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考核评价制度化、论文督导全程化等方面构建了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视实践与应用的“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学生的研发、推广、实践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社会的认可度逐渐攀升。  相似文献   
42.
吉林省乡线菊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天女木兰组织培养的抗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杜凤国  张志翔  齐翠翠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07-3109,3118
从外植体类型、外植体预处理方法、培养基类型、抗褐化剂类型及培养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K.Koch)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结果表明,B5培养基对防止外植体褐化效果好,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褐化严重.外植体的取材部位与天女木兰的褐化程度密切相关,侧芽褐化率相对较低,其次是顶芽,带芽的茎段褐化率最高.在B5+0.5 mg/L 6-BA+0.3 mg/L IBA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抗氧化剂、吸附剂有利于抑制天女木兰的褐化,抗褐化效果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维生素C(VC)>活性炭(AC).用1 g/L VC浸泡外植体4·h可有效减轻褐化.培养初期一定的低温和暗培养可以减轻天女木兰的褐化.  相似文献   
44.
赛黑桦(Betula schmidtii),又称辽东桦,散孔材;木质厚重、坚硬,传统上用来制作车轴、木锤、擀面杖、算盘珠等(戚继忠等,2009;Akcehob et al.,2006),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东部与朝鲜接壤地区,与该地区相邻的朝鲜南部和俄罗斯南部海滨一带(锡霍特山脉南端)亦有分布,成年立木高约20m,树干直径约70cm,寿命约300~350年(Nechaeva,1972;Red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兴安杜鹃苗木快繁技术,为兴安杜鹃大规模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兴安杜鹃的叶芽、花芽、叶片、茎尖、茎段为外植体,以MS、WPM、Read、B5为培养基,采用不同采集时间、不同消毒方法,通过接种、培养、观察和对比分析,对兴安杜鹃的快速繁殖进行研究。[结果]兴安杜鹃组织培养最佳基本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最佳外植体为1.5~2.0 cm茎尖和茎段;最佳灭菌方法为70%乙醇30 s结合0.1%HgCl_2 10 min;最佳取材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结论]该研究可为绿化苗木生产、城镇绿化及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6.
结合华灰莉木的整形修剪,利用修剪下来的枝条、根段做扦插材料,用NAA50mg/L溶液浸泡处理1h,在无土基质中扦插,经过45~60 d插后养护管理,发根成苗率达87%以上;在生根达到4条以上,顶芽开始发出新叶后,进行移苗上钵培养,加强光、温、水、肥管理,逐步培养成商品用苗.  相似文献   
47.
以采自吉林省通化石湖林场的天女木兰叶片为研究材料,对天女木兰色素提取工艺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纯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干叶中的色素效果最好;运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天女木兰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40℃、时间4 h、m(固)∶V(液)为1∶30(g/L);在色素稳定性试验中发现天女木兰色素受光、温度和pH的影响都很大,而在常用山梨酸钾防腐剂中可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天女木兰色素在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中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天女木兰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天女木兰幼树和一年生的实生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天女木兰的组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培育出了天女木兰的组培苗。适宜天女木兰侧芽分化的培养基为:B5 0.5mg·L-16-BA 0.3mg·L-1IBA;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4MS 1.0mg·L-1IBA 0.5mg·L-1NAA。  相似文献   
49.
测定比较了刺楸及东北地区几种主要广布树种(紫椴、水曲柳、黄檗、榆)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主要抗性生理指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并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刺楸的抗寒性弱于东北地区几种广布树种,从强到弱的顺序为榆>黄檗>紫椴>水曲柳>刺楸;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是限制刺楸在东北地区分布与传播的主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0.
兴安杜鹃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对其进行推广种植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概述兴安杜鹃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繁殖方法、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兴安杜鹃应用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兴安杜鹃保育和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