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探讨NaCO 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与PSⅡ 光能耗散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PSⅡ 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u/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同时,当电解质外渗率小于0.2时,PSⅡ 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速率(PR)、捕光色素的光能被用于热耗散的相对份额(HD)、热耗散速率(HDR)都随着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电解质外渗率超过0.2 时,PSⅡ 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速率(PR)却随着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而减小。另一方面,电解质外渗率在小于0.15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一直在增加,但是当电解质外渗率超过0.15时,qNP却减少。本试验结果说明当电解质外渗率在一定范围内,星星草通过增加热耗散以及增加捕光色素吸收的光能被用于热耗散的相对份额(HD)和热耗散速率(HDR)来改善PSⅡ的功能,由此引起的活性氧增加则由体内较高的保护酶来清除,若超过了一定阈值则抑制了PSⅡ的功能,或者说PSⅡ系统可能遭受了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22.
不同基质对锐齿栎、栓皮栎和麻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9种配比基质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BI.var.acuteserrata Maxim.)、栓皮栎(Q.variabilis BI.)和麻栎(Q.acutissima Carr.)培育容器苗的适宜配比基质分别为V(泥炭土)∶V(炭化稻壳)=5∶5,V(泥炭土)∶V(珍珠岩)∶V(蛭石)=3∶6∶1,V(泥炭土)∶V(珍珠岩)∶V(蛭石)=8∶1∶1。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苗高生长进行拟合,锐齿栎、栓皮栎苗高生长期为138 d,麻栎苗高生长期120 d,苗高快增期分别36、28、45d。基质理化性质指标与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栓皮栎、麻栎适宜于低pH值、高碱解N,孔隙度大的基质,在容器苗苗期的管理中应适量追施氮肥,3种栎树均适宜于速效K质量分数低的基质。  相似文献   
23.
为选育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家系,从德国引进42个欧洲白蜡家系的种子,在小陇山开展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欧洲白蜡苗期生长正常,苗木萌动后抗寒力最强的家系是2、22、26、33、36、40号家系。2年生苗木高生长差异显著,其中33、17、22、28、36、41号高于总体平均值10%以上;初步确定2年生欧洲白蜡优良家系为22、33、36号。  相似文献   
24.
基于GIS和RULSE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估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野外实测及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数据,对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并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下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均土壤侵蚀量为19 364.71×104 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741.48t/(km2.a),属于中度侵蚀;68.57%的区域为微度侵蚀或轻度侵蚀,强度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库区的东部,面积占库区的14.43%,侵蚀量却占总侵蚀量的58.67%,是预防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5.
气调贮藏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贮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贮藏环境内的气体组成,使其氧分压约为大气氧分压的1/4—1/3,从而抑制贮藏物质的呼吸作用,减缓其新陈代谢速率和延缓生命过程,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本项研究是运用这一先进技术,将催芽到1/3裂嘴的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Carr.)种子,在硅橡胶窗气调袋内贮藏两周,既抑制其生长、又保持其原催芽程度,以便等待雨情播种。根据大面积撒播造林的验证,利用催芽种子造林后,不仅出苗快,出苗需水少,还可以提高出苗率、苗木质量和越冬保存率,从而可提高干旱地区撒播造林种子出苗率和造林保存率。因此,在育苗和其它播种造林中,可广泛应用气调贮藏催芽种子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林龄13—18年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因子的实际动态为依据,用主成分分析,韦布分布参数回收,齐次马尔柯夫链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比较系统地提出不同立地质量最大密度临界值,林分结构因子预测模型,强调造林后11—13年为首次抚育间伐期和间伐后保留的最佳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27.
珠江口盆地储层流体性质十分复杂,既有油层、气层,还有凝析气层,且存在大量低对比度储层,利用单一图版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其识别结果存在多解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优选出流体性质区分效果好的图版的基础上,引入图版中储层样本点到分界线的距离这一参数,计算可以反映图版识别可靠性的流体识别概率;然后再将储层在单一图版的流体识别概率引入到多图版综合识别概率计算中,建立基于多图版识别可靠性的复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即多图版综合识别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利用优选的测井和气测录井信息,同时降低可靠性较低的图版对最终识别结果的影响,避免结果出现多解性时无法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情况。利用多图版综合识别方法对珠江口盆地22个测试层位进行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储层流体识别符合率达到90.9%,高于单一图版储层流体识别符合率,可有效提高珠江口盆地储层复杂流体性质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8.
铅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及与其他8种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皮层、糊粉层、盾片、胚芽、胚轴、胚根、内胚乳7个部位的铅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铅在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由大到小的依次为:糊粉层、胚轴、胚根、盾片、胚芽、皮层、内胚乳。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对铅的富集量存在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同一部位和不同部位之间铅相对含量的差异上;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皮层、糊粉层、盾片、胚芽、胚轴、胚根和内胚乳铅相对含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各部位铅相对含量与其他元素的关系,发现各个部位的铅与铝、镉、镁、钾、磷、钙、硒和硫相对含量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9.
提高甘蓝型油菜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菜幼苗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分析不同品种、苗龄以及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扬油6号的出愈率最高;扬油6号在5d苗龄、预培养3d以及加入0.1mg·L-1 2,4-D、1.0mg·L-1 6-BA、5.0mg·L-1 AgNO3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30.
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47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了众多形式,茶道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茶道精神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但是主要以修行、修身、养性为主。通过茶艺、茶文化表演等将其中所蕴含的茶礼、环境以及修行等内涵展现出来,是人们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升华。在当代教学管理中借鉴茶道文化思维,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管理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发扬。本文首先分析了茶道文化的思想内涵,然后对茶道文化与教学管理思维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