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3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在室内模拟4种不同的土壤环境因素(含水量、温度、质地、微生物),研究其对3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M、L、H)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100%时,对3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土壤质地和水分条件不是影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的主要因素。但土壤温度和土壤微生物对3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影响显著,培养温度由25℃升高到35℃,其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增加27.65%,10.16%和20.32%;与不灭菌处理相比,土壤灭菌时其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降低43.28%,45.16%和28.27%。说明在适合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活性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在中国严重干旱的新疆哈密地区以葡萄和大枣两种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用方法、用量对两种新植和挂果果树成活率、植株生长、果品含糖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对保水剂施用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水剂直接拌土效果优于凝胶拌土;施用保水剂能显著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严重干旱时土壤含水量增加可达2倍以上;对于新移栽的果苗,10~30g/株的复合保水剂用量较为适宜,可以增加苗木成活率20%左右,并促进新梢生长;对于盛果期的葡萄树用100~200g/株复合保水剂较为适宜。复合保水剂为100g/株和200g/株时,葡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2.59%和25.29%,含糖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92%和6.01%,每公顷分别增收2812.5元和5625.0元;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时(正常灌水量75%的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增产38.46%和66.62%,含糖量增加0.78%,每公顷分别增收9967.5元和16605.0元。  相似文献   
143.
根据无土栽培技术特点,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对无公害苦瓜无土栽培技术的相关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产地环境、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移植、植后管理、采收等无公害苦瓜无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4.
氮肥对冬小麦抗旱适应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营养水平时冬小麦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理和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施氮后,植物叶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减弱,抵御干旱的能力增强;净光合速率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加;最终使作物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3.3%~55.7%和13%。  相似文献   
145.
氮肥对冬小麦抗旱适应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营养水平时冬小麦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理和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施氮后,植物叶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减弱,抵御干旱的能力增强;净光合速率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加;最终使作物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3.3% ~55.7% 和13%  相似文献   
146.
玉米籽粒构成和精细结构与玉米产量及品质直接相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的玉米籽粒三维结构自动测量方法,快速提取、统计玉米籽粒成分和结构性状,评估不同玉米品种籽粒间性状差异。首先,利用Micro-CT获取批量玉米籽粒CT图像,通过Watershed算法准确分割出单颗籽粒;进而,设计基于注意力机制RAUNet-3D网络准确提取出籽粒胚;最后,建立自动化玉米籽粒表型管道,计算籽粒、胚、胚乳和空腔的共23项性状,用于玉米籽粒性状分析和品种鉴定。选取4个玉米品种籽粒(登海605、京科968、先正达408和农华5号)共120颗籽粒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籽粒CT扫描成像效率提高到1min/粒,籽粒表型提取效率为10s/粒,胚分割精度可达93.4%,粒长、粒宽和粒厚的R2分别为0.902、0.926和0.904,籽粒品种分类精度达90.4%。本文方法实现了玉米籽粒及其胚、胚乳、空腔三维结构无损、快速测量,提取的性状能够表征不同玉米品种籽粒间表型差异,为开展大规模玉米籽粒三维表型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7.
歉水年底墒和水肥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渭北旱原澄城县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在不同底肥,底墒条件下进行没生育期灌水和追肥,以研究水肥配合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只有在适宜的底肥用量和底墒配合下,才能充分发挥水肥的增产作用;在施用适量底肥后,生育期灌水或追肥都能提高作物产量,并且以虫为宜,高底墒时效果更佳;生育期水肥配合大都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增产效果不及单独灌水或单独追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8.
我国畜禽养殖由散户向规模化集中养殖转变后,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严重。畜禽粪便中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为了加快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笔者首先分析了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带来的风险,然后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几种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我国目前对畜禽粪污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除臭和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有厌氧发酵和肥料化利用,也有将畜禽粪便气化后作为能源利用的尝试,但因能源化利用成本较高而难于推广;肥料化利用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应用效果显著。笔者着重阐述了畜禽粪便堆肥技术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并提出今后应着重解决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问题,加强鸡粪、鸽粪、猪粪、牛粪等不同来源有机肥的系统性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秸秆腐解产物具有改善土壤酸度、提高土壤抗酸化能力等作用。研究不同秸秆腐解产物对红壤复酸化的阻控效果及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为有效阻控酸性土壤复酸化提供新思路。【方法】供试土壤为花岗岩和玄武岩发育的赤红壤(pH 4.75)和砖红壤(pH 5.02),处理土壤样品为分别添加2%的水稻和豌豆秸秆腐解产物(RSD、PSD),对照为两类型土壤中添加Ca(OH)2至pH分别与RSD和PSD相同(RCK、PCK),共8个样品。在黑暗处培养30天,用于盆栽试验处理。盆栽试验作物为玉米,在玉米收获后,分析土壤酸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微生物多样性,以及玉米植株地上部、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量。【结果】赤红壤上RSD、RCK、PSD、PCK处理玉米收获后土壤的pH较播种前分别下降了0.11、0.60、0.92、1.04个单位,RCK、PSD、PCK处理的降幅达到显著水平;砖红壤上RSD处理玉米收获后的土壤pH较播种前升高了0.22个单位,而RCK、PSD、PCK处理分别下降了0.13、0.16、0.36个单位,PSD、PCK处理的降幅达到显著水平。在赤红壤上,4个...  相似文献   
150.
为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餐厨虻虫砂,本文研究了餐厨虻虫砂可否替代泥炭作为穴盘育苗的栽培基质。选取黄瓜、圣女果两种果蔬作为研究对象,将餐厨虻虫砂、泥炭、珍珠岩和蛭石等四种材料按体积比例配制成不同处理的基质,开展大棚穴盘育苗实验,并测定了不同处理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果蔬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当替代比例下,栽培基质的容重、相对含水率、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等指标均有改善。对于黄瓜育苗和圣女果育苗,上述四种材料的最佳配比均为10:50:20:20,此时对出苗率无影响,且对株高、根长、茎粗、鲜重和干重都有积极作用。可见,采用餐厨虻虫砂基质替代10%的泥炭,用于果蔬育苗是可行的,此时可避免餐厨虻虫砂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