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通过在上海地区的大田种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及施肥量对优质啤麦品种‘海花1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海花1号’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适时的早播可有效增加其有效穗数,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施肥量未对其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为获得高产,较合适的播期是11月16日、播种密度240万/hm2基本苗、施肥量270 kg/hm2纯氮.  相似文献   
22.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大麦耐低氮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溶液培养和大田产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麦苗期和成熟期各相关性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单株吸氮量、地上部干重和苗高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产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变异为: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分蘖数>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籽粒产量>相对氮素利用率>相对苗高。相关分析表明,低氮胁迫下分蘖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苗高和成熟期相对籽粒产量间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相对值中可以看出,大麦品种BI04表现最好,具有较强的耐低氮性,BI45表现最差,对低氮胁迫相对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3.
以2份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NaC1处理种子萌发后的根、茎、叶生长量和过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以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5%NaCI胁迫严重抑制供试品种种子萌发后的生长量以及POD和SOD活性,"花11"受抑程度明显小于"花30","花11"的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小于"花30".0.5%NaCI浸种预处理提高了"花30"在1.5%NaCI胁迫下的生长量、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下降;降低了"花11"的生长量和POD活性,SOD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4.
为了确定大麦籽粒产量和苗期耐低氮能力与小孢子培养阶段的氮胁迫下愈伤组织产量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以2份大麦基因型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以下3项研究:(1)培养基中水解干酪素和谷氨酰胺使用量对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的影响;(2)营养液中NH4NO3不同添加量对大麦苗期生长量的影响;(3)盆栽时正常施氮与不施氮处理对大麦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氮含量的下降明显降低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2份基因型的降幅存在明显的差异;营养液中氮使用量的下降明显降低植株高度、主根长度和植株及根干重,2份基因型之间的降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盆栽时不施氮处理的大麦有效穗和单株产量低于正常施氮的对照,2份基因型间有差异。氮素胁迫下,2份基因型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的相对值与苗期植株高度、茎叶干重、主根长度和根干重的相对值以及单株产量的相对值存在一致性,说明供试基因型小孢子水平与植株水平的耐低氮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为了建立和不断完善大麦单倍体细胞遗传转化体系,并突破其对模式品种的依赖,以2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大麦品种的花药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枪法将GUS报告基因导入其小孢子,比较了不同基因型大麦花药经基因枪轰击后小孢子转化频率的差异,并探讨了不同轰击次数对小孢子转化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花药经基因枪轰击后,都有少量小孢子被成功转化,表现GUS活性;玉米泛素基因Ubi启动子能启动报告基因GUS在大麦小孢子中表达;基因枪轰击对小孢子的转化频率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两轰击处理组合下,品种"花22"的小孢子转化频率比"花30"的分别高出50.9%和77.8%;具有GUS活性的小孢子随轰击次数的增多而增加,轰击2枪较轰击1枪小孢子转化频率高出113.9%(花30)和77.6%(花22)。  相似文献   
26.
以3份大麦DH(Double haploids)新品系(K09-4、K1和A7-20)及其亲本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和大田种植方式,分别在苗期和成熟期对其进行鉴定,其中苗期主要调查地上部干重和Na+∕K+,成熟期主要调查产量及构成因素,并对3份新品系的制啤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个新品系A7-20、K1、K09-...  相似文献   
27.
大麦空间诱变SP_2和SP_3代萌发期耐盐性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卫星搭载大麦品种花30种子的180份SP2代和14份SP3代作为供试材料,设置0和5.0g/LNaCl溶液25℃、12h浸种后,分别置于含NaCl 0和15g/L的溶液中发芽,比较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主根长度、发根数、芽鞘长度和发芽率影响率上均存在广泛变异;大部分材料的直接表达型耐盐性比花30的高,而诱导表达型耐盐性比花30的低;直接表达型耐盐性可以遗传,而诱导表达型耐盐性不能传递给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