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目的】卵泡抑素(Follistatin)能够调节骨骼肌肥大和脂肪沉积,可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拟采用体外重组 Follistatin处理增殖期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阐明TGF-β/Smad信号通路在Follistatin调节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孵化14 d的鸭胚为试验材料,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待细胞长到70%-80%时,将培养基换成含有浓度分别为0、1、10、100 ng·mL-1的Follistatin培养基,继续培养36 h后,采用CCK-8检测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抗pax7抗体染色,DAPI染核,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采用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Follistatin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标记基因PCNA、生肌因子基因MyoD和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Smad2和Smad3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传代培养12 h鸭骨骼肌细胞一部分未贴壁呈圆形,一部分贴壁呈梭形。24 h后细胞全部贴壁,细胞略有变长。2 d后细胞继续增多,且呈长梭形。3 d后细胞数目增加,个别细胞融合。4 d后细胞数目进一步增加,细胞变粗,个别细胞融合。5 d后有少量细胞开始分化,细胞进一步融合。Pax7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显示,95%以上的细胞中Pax7呈阳性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Follistatin处理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后,各处理组细胞增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10 ng·mL-1 Follistatin处理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效果最明显,为最佳处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10 ng·mL-1 Follistatin处理组的MyoD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CNA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Myf5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TGF-β和Smad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Smad3基因表达量极限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GF-β、Smad2 和Smad3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升高。【结论】10 ng·mL-1 Follistatin能显著促进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这一过程可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实现。使用最佳Follistatin处理浓度能够显著促进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该研究为鸭骨骼肌生长发育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2.
低聚木糖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对功能性寡糖研究、生产、应用的热潮,根据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性寡糖-低聚木聚最新研究与应用成果,对其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原理进行了综合阐述,借以进一步推进低聚木聚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鸭子的国家,鸭的品种资源丰富,养鸭历史悠久。养鸭数量居世界之首。目前,世界养鸭数量超过6.5亿,其中85%以上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而大多数(5亿多)分布在我国。近年来我国年产鸭肉100多万吨,达到世界鸭肉供应量的60%以上。然而,我国传统的养鸭一直与稻米生产相结合,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粗放饲养为主,生产依附性较强,生产水平低下,饲料报酬、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对鸭的品种缺乏系统的开发研究,肉鸭方面较多的人只片面追求鸭的生长速度,忽视鸭肉品质的提高,结果不能适应人们对鸭肉消费的日益追求及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4.
<正>行为是鸽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是鸽心理状态情绪的直接表现。现代养鸽业都以集约化方式管理,所处的环境及群体内个体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了解集约条件下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揭示环境变化引起的内在心理状态,并应用到管理程序中去,有利于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洛克沙生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砷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 (0 ,2 5 ,5 0 ,75mg·kg-1)的有机砷制剂洛克沙生 ,研究其对肉鸭生产性能、组织内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肉鸭生产性能随洛克沙生的添加量增加而下降 ,各试验组的肉鸭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尤以 75mg·kg-1组为最低 ;饲料转化率亦最差 ,而 5 0mg·kg-1组饲料转化率最高。试鸭患腿病数及组织中砷残留量均随洛克沙生添加量增加而明显提高 ,添加 5 0和 75mg·kg-1时 ,患腿病鸭分别达 8 1%和 2 5 6 % ;肝脏中砷含量分别达 2 72和 2 2 3mg·kg-1;75mg·kg-1组肌肉中砷残留量达 0 5 2mg·kg-1,均超过了FDA规定的允许残留量。血液及爪中的砷残留量受添加量影响较小。公鸭组织砷残留量高于母鸭。停药 5d后 ,各试验组鸭组织和血液中砷残留量均显著下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 ,随洛克沙生添加量增加 ,肝、脾脏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36.
杜文兴 《畜牧与兽医》1997,29(6):259-260
利用日光温室,发展肉鸭生产杜文兴(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10095)日光温室最初在我国北方作大牲畜过冬保暖之用,随着对日光温室的研究加深,人们愈来愈清醒的认识到了它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于是日光温室的用途不断增加、使用地不断南移,有些省已将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37.
我市的规模养鸭水平近年来大幅度提高,涌现出诸如江浦瑞荣养鸭协会和亨华肉鸭实业公司等形式的养鸭集团和私营股份公司,使我市的肉鸭养殖结构更加多样化和层次化,为了确保大规模饲养肉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规模养鸭的健康发展,发挥农民规模养肉鸭的积极性,实行计划用料和体重目标管理十分必要。具体地说,计划用料就是根据肉鸭每个阶段生长的规律及营养需要,与不同阶段体重指标的肉鸭对采食的不同要求来确定每羽肉鸭每天的喂料量,以群体为单位也就是根据每天实际圈存数及每羽每天每次采食量来确定每群每天每次喂料计划。体重…  相似文献   
38.
低聚木糖不同配伍对肉鸭生产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800羽1日龄健雏鸭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200羽、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进行低聚木糖(XOS)对肉鸭生长的饲养试验。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育雏期(0~3周龄),第二阶段为仔鸭期(4~6周龄)。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g益畜宝和100g低聚木糖组其42日龄的体重略大于对照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聚木糖与其他益生菌配伍,有提高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消耗的趋势。在成活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9.
一、概况 民间选留种公鹅主要按生长情况及体形外貌来选,有经验的饲养户还结合生殖器大小来加以选择。但由于公鹅群中有一部分鹅的生殖器短而小,发育不全,无交配能力,有的鹅虽然生殖器发育正常,但射精量少或精子密度低,甚至无精子存在,致使部分公鹅不仅不起繁殖作用,还干扰其它公母鹅的正常交配。 民间根据外貌结合生殖器选留的公鹅,当大群繁殖时往往很难察觉此选留法的不足,但当群体数量少,或以1公配几母的小群繁育时,此种选留法的不足就明显暴露出来。据江苏家禽所在1979年冬对52只230日龄的太湖公鹅,经过人工采精后的精液检查结果:精液量较多的有13只,阴茎有病的1只,阴茎发育不良的有15  相似文献   
40.
日光温室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利用了太阳光能、畜禽生物能来增加室内的温度 ,达到提高畜禽生产效益的目的。但日光温室的环境条件与一般畜禽舍有着明显不同。科学的设计和建造日光温室 ,并加强饲养畜禽时环境调控 ,强化日光温室养畜禽的饲养管理措施 ,日光温室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