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04,(12):28-28
为加快水稻先进实用新技术推广步伐,江苏省从20多个水稻生产技术中,选择具有全局性、带动力强的七大成熟技术.作为2004年全省水稻新技术推广。本刊特约请江苏省农林厅农技推广中心杜永林等专家撰稿,从本期起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12.
13.
江苏机插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共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26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为对象,对水稻田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典型田块进行调查。将水稻生产要素(种植方、品种、播期、种植方式)类型相近或相同的田块按产量分成高产田(I,> 10.5 t hm-2)、中产田(II,9.0 ~10.5 t hm-2)、低产田(III,< 9.0 t hm-2) 3个等级,比较其产量结构、空间分布均衡性等群体指标。结果表明:(1)高产田的颖花数、穗数、穗粒数均有显著优势;不同类型田块在行距、穴距、单位面积穴数等空间配置上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不同产量水平田块单穴穗数整齐度差异显著;产量与单穴穗数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6**,2009;r=0.441**,2010)。(3)顶部叶片长度增加有利于总粒数的增加,但易降低结实率,尤其是下位叶。表明提高单穴穗数整齐度和穗粒数整齐度,是协调水稻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者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江苏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机插水稻是现代稻作生产的重要技术途径和发展方向。研究分析了机插水稻产量及效益优势,阐述了淮北地区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通过近年来机插水稻高产创建的实践,集成了淮北稻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高产高效机插水稻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二是加强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以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为指导,研究超高产水平下精确播种育秧、精确定量控苗、精确平衡施肥、精确水浆管理等超级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深化集成适宜不同区域、不同播栽方式、不同品种类型的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及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江苏稻米产业经济的地位和功能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稻米产业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论述了江苏稻米产业经济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认为江苏稻米产业是江苏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保障江苏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现代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提出了江苏稻米产业经济的区域、科技、工业、品牌、长效五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面向21世纪的江苏水稻生产要强化全局农业、现代农业和科教兴农3个观点,明确了实现江苏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了稳步推进江苏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6条基本对策,并指出了实现江苏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3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以中粳稻武育粳3 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 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水稻高产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LAI) 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75%~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2. 10×10 6 m2·d 以上, 势粒比在47 cm2·d 粒以上。势粒比(光合势与总颖花量的比值) 能反映抽穗后群体源库发展动态的优劣, 是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质量的较好表述。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穗肥等措施,在抽穗期适宜叶面积基础上, 降低抽穗后叶面积下降速率, 提高光合势和势粒比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迟熟晚粳扬辐粳8号(1)审定情况。2006年江苏审定(苏审稻200608)。(2)选育单位及来源。江苏里下河农科所于2001年育成。(3)特征特性。2003~2004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5.2公斤,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0公斤。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10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株高9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