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介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实施的转化项目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思路,以期为提高江苏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播插方式对超级粳稻宁粳3号产量及群体均衡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以超级稻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小苗机插(MT)、手工撒播(BS)、条播(DS)、穴播(HS)、精量手栽(PT)、循环手栽(CT)和等距手栽(ET) 7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群体均衡性的影响,并分析水稻群体均衡性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高低依次为精量手栽、机插、等距手栽、撒播、循环手栽、穴播、条播。宁粳3号穗粒数、一二次枝梗数和穗层分布整齐度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群体均衡性差异是造成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群体均衡性越高产量越高。营养生长期的差异是造成宁粳3号机插、手栽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间群体均衡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精量手栽方式分蘖营养生长时间长,穗层分布均匀、群体均衡。直播方式可利用分蘖叶位少,且各叶位发生的分蘖营养生长时间短,穗型小,群体均衡性较差。机插方式群体均衡性介于精量手栽与直播方式之间。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概念、演变及发展 ,详细阐述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器官建成及群体生长发育特点 ,并就品种选用、播种技术、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稻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4.
水稻机插秧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2005年江苏省水稻机插秧近250万亩。全省各地均有示范应用,各地在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以育秧、插秧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机插秧推广服务新机制.对水稻机插秧的迅速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邮市进行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服务公司的运行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育秧难、栽秧难,水稻品种布局乱,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难,技术指导到位率低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受农民欢迎的水稻生产服务运行新机制,为农业技术推广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
“十一五”水稻生产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水稻总产165亿公斤以上。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水稻生产“1213”目标,即到“十一五”末.全省育成超级稻新品种10个以上。推广超级稻面积达到2000万亩。水稻平均亩产再增50公斤,稻米品质基本达到国标3级以上,粳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面积的85%以上。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江苏省将在15个县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示范推广超级稻800万亩。核心区单产迭700公斤。带动全省优质稻面积2100万亩,实现单产增一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6.
随着水稻插秧机制造工艺的成熟和育秧等关键技术的不断配套.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渐渐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一项主推技术。与育秧手工移栽等常规稻作技术相比.水稻机插秧技术具有明显的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等优势。现将水稻机插秧移栽后的管理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7.
徐稻3号 (1)审定情况。2003年江苏审定(苏审稻200306)。(2)选育单位及来源。徐州农科所以镇稻88,台湾稻C杂交,1999年育成。(3)特征特性。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1.0公斤。每亩有效穗20万.每穗实粒12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克。株高96厘米,全生育期152天左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  相似文献   
28.
水稻高产株型指标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提高水稻单产仍然是水稻生产的主攻方向,在分析水稻主要生育期株型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生育期阶段的株型形态生理诊断指标:叶片松散度、叶鞘载叶量等,同时阐明并提出了适宜穗数,提高总颖花量的前提下,增加抽穗后势粒比是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实现水稻超高产途径和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29.
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概念、演变及发展,详细阐述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器官建成及群体生长发育特点,并就品种选用、播种技术、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稻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0.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生力量,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为例,提出了以物联网应用不断提升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江苏农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