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为了提高油茶嫁接苗成活率和促进其快速生长,以黄心土、菜园土、黄心土:菜园土=3:7、黄心土:菜园土=7:3和轻基质等5种不同试验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质类型对油茶嫁接苗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类型对油荼嫁接苗成活率、抽梢率、苗高和地径都有显著影响.以轻基质和菜园土处理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4.44%以上,抽梢率达93.33%以上,苗高达7.95cm以上,地径达1.80mm以上;经相关分析,苗高和地径板显著正相关,R=0.9825**;经回归分析,苗高和地径间回归方程为y=0.9027+0.1112x.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讨油茶良种造林配置模式,进一步提高油茶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笔者开展良种间可配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个杂交组合以长林40号×鄂油102号和长林53号×鄂油102号两组合坐果率最高,分别为62.5%和58.1%,是较好的良种造林配置组合,但搭配比例与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油茶不同芽苗砧和接穗对成活率与抽梢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砧穗芽苗砧嫁接效果各异,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茶良种繁育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设置8个试验组合,以得出更好地砧穗组合.结果表明:砧木带种籽芽接成活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7.08%和76.04%,芽接带籽与否成活率差异不大,穗条叶片是否剪切对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砧木带种籽芽接与穗条半叶抽梢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0.00%,带籽芽接...  相似文献   
44.
在鄂油油茶品种示范林中开展整形修剪试验,采用轻度修剪、中度修剪、重度修剪三种方式,研究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产量和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张树形适宜中度修剪,增产幅度为51.55%,直立树形适宜重度修剪,增产幅度为67.62%。整形修剪对油茶果实性状也有一定影响,中度修剪可提高鲜出籽率,重度修剪后可增加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45.
简述了国内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概况,对湖北省近年来有关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施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容器育苗后期追肥对培育良种壮苗有重要影响。作者探索不同时间、不同施肥类型和不同施肥浓度对油茶容器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长度影响为目的,设置12个施肥处理,展开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7~8月份施肥苗木存活和生长发育情况都较差;②对未抽梢的油茶容器苗,9~10月份施0.5%和0.7%复合肥有较高的保存率,分别为96.7%和87.3%,对促进其抽梢也具有较好效果,抽梢率分别为75.3%和81.3%;③7~8月份施肥苗木抽梢长度为10~11cm,9~10月份施肥抽梢长度为8~10cm。  相似文献   
47.
通过在油桐林下套种5种药材,分析不同套种模式下油桐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鲜果出鲜籽率麦冬石蒜玉竹油桐纯林桔梗黄精;干籽出干仁率分别为麦冬黄精玉竹石蒜桔梗油桐纯林;干仁出油率分别为麦冬黄精玉竹石蒜桔梗油桐纯林;桐酸含量油桐+黄精、油桐+玉竹和油桐+桔梗模式较高;经济效益以玉竹最高,每667 m~2达到了14 100元,桔梗为11 560元,黄精为9 050元。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规律,以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嫁接成活后穗粗、砧粗、枝粗和枝长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其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长山核桃1年生嫁接苗的穗粗、砧粗、枝长、枝粗等性状指标均呈快速升高后逐渐放缓生长的变化曲线,4—5月为新梢萌动期,5—8月为其生长盛期,8月以后其生长速度放缓直至停滞;(2)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模型以平方和三次方曲线为主,其中穗粗和砧粗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9.29%和97.76%,枝粗和枝长的生长模型均以平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8.82%和92.90%;模型拟合的精度较高,表明该生长模型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49.
油茶长林系列品种在引种地性状表现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种地长林3号等8个优良无性系的每n12冠幅产量、鲜出籽率、油酸含量等14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27号〉长林3号〉长林23号〉长林53号〉长林166号〉长林18号。因此,长林4号、40号、27号、3号和23号在引种地表现更优。引种后对良种展开综合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筛选出更适宜本地产业发展的良种。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湖北省油茶炭疽病感病情况,调查分析了油茶长林系列CL3、CL4、CL23、CL40、CL18五个无性系品种和鄂油系列EY102、EY151、EY63、EY81、EY54 五个无性系品种的不同植株方向、不同植株部位及不同无性系品种间的炭疽病感病差异。结果表明:油茶植株东西向及植株上层、下层更易发生炭疽病;10个无性系品种间炭疽病感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CL18、CL23、CL4 3个无性系品种更易发生炭疽病,感病率为6.97%~9.66%,达到感病2级,其余无性系品种均为感病1级,感病率仅为0.58%~2.74%;长林系列比鄂油系列无性系更易发生炭疽病,CL3、CL40和鄂油系列5个无性系品种对炭疽病的感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