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林业   565篇
农学   372篇
基础科学   309篇
  295篇
综合类   2327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231篇
畜牧兽医   1515篇
园艺   425篇
植物保护   20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为了解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根据2013年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及秋季(9月)在南沙群岛开展的两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南沙群岛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较为丰富,记录 45种隶属于2科、4亚科、19属。其中,春季有21种,秋季38种,两季均出现的共有种有14个;(2)春、秋两季浮游介形类优势种差异明显,春季优势种组成较为单一,数量低,主要生态类群为外海暖水类群和广温暖水类群,秋季优势种组成较为复杂,数量多,主要为外海暖水类群。春季优势种由后圆真浮萤、葱萤、尖头毛浮萤组成,秋季由纳米海萤、双叉真浮萤、刺喙葱萤、短形小浮萤、粗大后浮萤组成。研究表明:(1)春秋两季浮游介形类密度差异显著,密度分布不均,局部区域密度较高,与该海域局部环流密切相关;(2)浮游介形类两季平均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0.59、1.37和0.55,秋季高于春季;(3)春季及秋季均分为岛礁群落和外海群落,群落分布随洋流改变呈季节性变化;(4)受季风影响的大环流及局部环流是浮游介形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多样性呈明显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993.
王跃辉        张林波      郭杨      何萍      刘伟玲      杜加强      王丽霞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32-137,143
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六省区为研究区,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4个时期的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空间格局分布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变化成因并采用CA-Markov耦合模型对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六省四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相似,各级敏感区按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轻度敏感区域 > 中度敏感区域 > 高度敏感区域 > 不敏感区域 > 极敏感区域。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壤质地为流动沙地的沙漠区域,不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山、湖泊附近;人口增多、人为活动强度增加的区域敏感性程度增高;建立治沙工程的区域敏感性降低。对2020年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预测结果显示,相比2010年,极敏感区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外围扩张了7 120.04 km2,增幅为4.63%。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六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与趋势,为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分区策略制定和划分沙漠化扩展屏障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东莞市118处农业表层土壤和5处典型土壤纵剖面的取样调查,利用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铬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莞市农业土壤铬含量为2.28~94.98mg·kg^-1,平均值为44.90mg·kg^-1,略高于东莞市背景值;铬的空间结构表现为明显的几何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比约为1.8,长、短轴分别在103°和13°方向;指数模型对于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变异函数表现出明显的块金效应,块金值在基台值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4%,表明东莞市农业土壤中铬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铬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域特征,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形的控制,铬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另外人为活动对铬的空间分布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大量氮肥施用,易造成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并引起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和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为降低菜田氮素累积及环境污染风险,采用根深差异蔬菜间作的方法,研究其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规律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选择根系较深的萝卜和根系较浅的芹菜进行间作种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作物的生长前期还是收获期,此种间作增加了0~20cm土层NO3^- -N含量,同时降低了20cm以下土层NO3^- -N含量,能够减少土壤中NO3^- -N的向下移动。从土壤NO3^- -N累积剖面分布规律看,间作区0~40cm土层NO3^-—N累积量高于单作区,而40~100cm土层NO3^- -N累积量低于单作区,间作区土壤0—100cm土层NO3^- -N总累积量减少,收获期分别比萝卜和芹菜单作区降低1.4%、9.0%。间作有降低萝卜和芹菜硝酸盐的趋势,而间作区萝卜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区,同时间作显著提高了萝卜产量,此种间作还能够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总之,合理搭配的蔬菜间作既能够增强土壤对氮素的保蓄能力,减少土壤NO3^- -N淋移,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正效应。  相似文献   
996.
犬皮肤病发生的原因很多,有传染性的,也有非传染性的。因此.皮肤病的实质为多种病因的一种外在征候群。从2000年夏天至今,我们对50多例犬皮肤病的种类、病因、流行特征和防治策略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犬皮肤病以传染性的为最多,其中一些还可以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997.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就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兴起与成长、专业方向与就业、教学科研、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从办学规模、培养目标、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培养规格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98.
朱靖  杜立新 《猪业科学》2004,21(9):16-18
小尾寒羊具有常年发情、性成熟早和多胎性能的高繁殖力特性,平均每胎产羔2.6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遗传资源。目前在BooroolaMerino羊、Inverdale羊和Hanna羊中已找到影响多胎性能的主基因,但国内对小尾寒羊多胎性能遗传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的选育和分子标记方面,也有一些以候选基因法从分子水平上对小尾寒羊多胎机制进行研究,仍没有确立控制小尾寒羊高繁特性的主效基因,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小尾寒羊主效基因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养殖户在配制奶牛饲料中,由于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制约,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主要有以下五种错误。  相似文献   
1000.
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它们部属甾体激素。随着畜牧行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总是努力改变自然界中一些生物基本规律,临床中常应用人工合成品的外源性激素来增加动物的繁殖率和繁殖速度,如利用外源性激素促使母牛卵巢和子宫恢复,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来提高奶牛的繁殖力水平;利用外源激素处理产后母驼和未孕不带羔母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