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506篇
农学   308篇
基础科学   301篇
  371篇
综合类   2500篇
农作物   330篇
水产渔业   355篇
畜牧兽医   117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家口地区柳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蒌蒿、水蒿、白蒿等。它的嫩茎叶可食用,且清爽宜人,味美可口。可拌凉菜,也可做汤、素馅等美味佳肴,也可速冻或晒干贮存,待吃时再用水泡开,或炖肉,或炒菜,风味独特。柳蒿还具有病虫害少,有利于人体健康和营养等优点。每  相似文献   
9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安全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效保障了农民的饮用水安全。本文主要探讨了庄浪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3.
总结了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施磷钾肥对叶菜、瓜类、豆类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目前条件下华南地区蔬菜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瓜类和豆类蔬菜施用磷钾肥均能促进蔬菜产量的增加和磷钾养分的吸收。叶菜、瓜类、豆类蔬菜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81.9 kg/kg、257.6 kg/kg、211.9 kg/kg,农学效率为30.5 kg/kg、64.1 kg/kg、23.1 kg/kg,表观利用率为17.2%、9.7%、6.1%,生理利用率为222.3 kg/kg、370.6 kg/kg、292.7kg/kg,肥料贡献率为16.4 %、19.4%、12.9%,地力贡献率为83.6 %、80.4%、87.1%。叶菜、瓜类、豆类蔬菜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98.8 kg/kg、164.3 kg/kg、165.8 kg/kg,农学效率为29.5 kg/kg、39.5 kg/kg、25.8 kg/kg,表观利用率为24.8%、24.3%、13.0%,生理利用率为152.3 kg/kg、218.6 kg/kg、229.1kg/kg,肥料贡献率为13.8 %、21.6%、17.4%,地力贡献率为86.2 %、78.3%、82.6%。分析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磷肥表观利用率<20%的试验样本和钾肥表观利用率<30%的试验样本均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目前试验条件下各类蔬菜的磷钾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制定辣椒三系雄性不育系选育技术规程,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96.
麦秸秆和沼液配施对水稻苗期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等量氮素肥料处理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结合化肥(S-CF)、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结合沼液(S-BS)和全量化肥(CF)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氮磷积累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幼苗生长明显被促进,其中CF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S-BS处理。S-BS处理的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其叶片含氮量也明显高于CF处理。CF处理的土壤细菌总量明显高于S-BS处理,而S-BS处理的土壤细菌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不施肥)和S-CF处理;其中CF处理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CK和S-CF处理的真菌总量明显高于S-BS和CF处理,S-BS处理的真菌总量最低,其中,CK土壤优势真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CF处理土壤的壶菌门真菌相对丰度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CF和S-BS处理的细菌Chao1丰富度指数和香农(Shannon)多样性指数要明显高于CF处理和CK,而S-CF处理的土壤真菌的Chao1指数和香农指数要明显高于CK,CF处理的土壤真菌Chao1指数和香农指数最低。秸秆、沼液短期替代化肥的处理下水稻植株生长低于全化肥处理的,但秸秆、沼液、化肥结合施用对水稻幼苗的促生作用依然很明显,尤其是秸秆还田结合沼液灌溉的全量替代化肥处理。全量替代化肥处理下,即秸秆和沼液处理的土壤质量和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即使在短期施用条件下也被明显促进。  相似文献   
97.
以"富民985"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苗期低温胁迫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聚糠萘(PKN)、多效唑(MET)和矮壮素(CCC)对提高玉米的耐冷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对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低温处理前,玉米叶片上喷施PKN、MET和CCC等后,在遇到低温冷害时,不仅使叶片Fv/F0、Fv/Fm和SPAD值的降低,而且减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并降低MDA的积累。尤其是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玉米,在解除低温影响后,各项耐冷指标的恢复均显著快于对照(P0.05)。说明在玉米苗期叶片上喷施PKN、MET和CCC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减轻低温冷害对玉米的不良影响,提高玉米的耐冷性;其中,MET提高玉米苗期耐冷性的总体效果显著优于PKN和CCC,而PKN的总体效果略好于CCC。  相似文献   
98.
结合生产经验,分析引发苹果腐烂病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
100.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加倍率低的问题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限制条件。本研究以雄穗低自然加倍材料DHL287为母本、雄穗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为父本,构建单倍体雄穗高自然加倍群体。根据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结合SNP标记,使用滑动窗口分析3组BSA混池基因型数据,最终在1、3、4、5、7号染色体上筛选出23个与雄穗高自然加倍相关的QTL位点。其中,3组BSA混池结果都在1、3、4号染色体上定位到4个共有的显著QTL区段,说明4个QTL区段具有很强的重演性。同时,在5、7号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3个、2个与单倍体雄穗高自然加倍相关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