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1%、0.2%、0.3%的牛磺酸,并以此4种日粮饲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8周,探讨了牛磺酸对泥鳅生长、饲料利用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牛磺酸添加对摄食率无显著影响,对鱼体饲料系数与生长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0.1%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随着添加量增大,改善效果下降;牛磺酸添加降低了生长变异系数,其中0.1%与0.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牛磺酸添加使泥鳅肝脏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0.1%组的抗氧化能力最佳,随着添加量增加,抗氧化性能改善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2.
以蛋白含量38%为对照组,设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34%、30%与26%的3个试验组(4种饲料能量相等),分别饲养异育银鲫8周,探讨了低蛋白饲料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显著影响;随着蛋白水平的下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AT)活性以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RAHFR)呈显著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MDA)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但34%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在30%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低蛋白饲料中,34%试验组各抗氧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0%与26%试验组多数指标受到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25±1)℃水温和自然光照下,以4种模式投喂鲜活水蚯蚓,饲养平均初始体重为358.57 m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幼鱼48 d,第1种模式为对照组,每天投喂,第2、3、4种为试验组,分别是投喂3 d后饥饿1 d、投喂6 d后饥饿2 d、投喂12 d后饥饿4 d,4种模式分别以S0、S1/3、S2/6和S4/12表示.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均表现出补偿生长,其中S1/3组为完全补偿生长,S2/6和S4/12组为超补偿生长,补偿生长由摄食率和饵料转化效率共同提高导致;3个试验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肥满度和内脏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束时,3个试验组的鱼体脂肪、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S2/6和S4/12组的鱼体干物质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生长过程中,鱼类常常会受到饥饿、营养不足或者其它各种不良环境条件的胁迫,导致其生长速度下降,体重低于未受胁迫的正常个体。当胁迫消失后,在一定时间内,鱼类的生长速度加快,体重会赶上甚至超过正常个体,这表明鱼类出现了补偿生长。补偿生长现象在鱼类中普遍存在,例如,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黄颡鱼、鲟、黄鳝、长吻鮠等淡水养殖鱼类,鲑、鳕鱼、鲽、鲆、鳎等海水养殖鱼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能力。补偿生长的产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系鱼类分布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糊聚类法对黄河水系鱼类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λ=0.52时,黄河水系鱼类分布可分为8类:黄河上游干流、星宿海、黑河、鄂陵湖为一类;黄河中游干流、渭河为一类;乌梁素海、哈素海、陕北高原河流为一类;冯家山水库、陆浑水库为一类;黄河下游干流、东平湖为一类;洮河、伊洛河、河口干流各为一类。  相似文献   
16.
淡水鱼类生态对策的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m∞、生长系数K、初闪性成熟年龄tm、最大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种群繁殖力系数FP等7项生态学参数作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我国28种淡水鱼类的生态对策类型。结果表明,施氏鲟等3种鲟科鱼类属典型的k-选择类型,鳜(雌)、赤眼鳟(东江)偏向k-选择类型,大眼鳜等8种鱼类偏向r-选择类型,银鲴等10种鱼类属r-选择糊弄,尖头塘鳢等4种鱼类属校典型的r-选择类型,沙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饱食1/3、饱食2/3和饱食水平下黄颡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情况。结果显示:①随着摄食水平上升,湿重、干重、脂肪、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其中湿重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呈直线相关,干重、脂肪、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呈对数曲线相关;②饲料转化效率、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随摄食水平的上升而显著上升,但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在饱食2/3和饱食水平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生长、ATP酶活性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严鸥  周黎 《饲料广角》2006,(14):41-42,45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6%、32%、38%和44%的4种等能饲料投喂黄颡鱼,结果显示:(1)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8%组的黄颡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最高(P〈0.05);(2)蛋白质水平为44%组的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都显著提高。其中44%组和38%组显著高于32%组和26%组(P〈0.051,而44%组与38%组之间以及32%组与26%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杨严鸥  张艳  潘宙  张峰 《饲料广角》2006,(15):39-41
用豆粕分别替代饲料中0%(对照组)、30%、50%和70%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黄颡鱼。结果显示,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豆粕替代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但30%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的ATP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70%试验组的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最低(P<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鱼类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科新进展和创新意识教育,采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以月鱼的体温调节机理、鱼类消化吸收的整合研究和茶多酚的降脂效应等为案例,认为以学科进展推动《鱼类生理学》教学改革,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潜力,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