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山西省奶牛乳腺炎病原菌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忻州市、太原小店区、朔州市、山阴县、怀仁县、清徐县等奶牛养殖场及养殖户的1 500头奶牛进行乳腺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病料共60份,经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出9种159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35株(22.0%),链球菌56株(35.2%),大肠杆菌34株(21 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其他细菌共34株(21.4%).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占总菌数的78.6%.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常用药物氨苄青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低度敏感或不敏感,对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中度或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2.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基因在未训练和已训练的蒙古马的不同运动时期肌肉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探讨该基因在未训练蒙古马不同运动时期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已训练对未训练蒙古马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未训练过的蒙古马IGFBP5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长距离(10km)急性运动刚结束时下调,在运动后的4小时上调接近静止时期的水平;但训练过的蒙古马与未训练过的蒙古马相比,IGFBP5基因mRNA的表达量发生了上调.此结果说明,该基因可能与蒙古马运动性能及骨骼肌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93.
采用植物样方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外来入侵种薇甘菊在惠州的分布与危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惠州市2008年薇甘菊的入侵面积为1 847 hm2,2009年就达到了18 553 hm2,仅1 a的时间,入侵面积增加了10倍之多,入侵的县(市、区)也从4个增加到5个,入侵速度十分惊人;薇甘菊侵害的最大群落是灌木林、人工林和果树林,易在林缘、果园、溪河岸、公路和铁路沿线、低洼潮湿的空旷地区和城镇的绿化地生长,而且生长迅速。薇甘菊的危害特点是遇草覆盖、遇树攀援,导致被攀援的灌木、小乔木和十多米高的大树被严密覆盖,最终因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窒息死亡。可采用人工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生态防除、天敌防除等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4.
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污染及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部分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监测试验,并对其不同浓度变化与猪病发生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猪舍空气环境中,氨气平均值为10mg/m3,TSP平均值为2 mg/m3,二氧化碳平均值为3 000 mg/m3时,猪群基本无疾病发生情况;当猪舍主要污染物浓度值区间氨气在10~20mg/m3之间、TSP在2~3mg/m3之间、二氧化碳在3 000~5000mg/m3之间时,猪群则会出现发病情况,发病率多在10%以下;当监测对象浓度值区间氨气在20~60mg/m3之间、TSP在3~6 mg/m3之间、二氧化碳在5 000~10 000mg/m3之间时,则猪群发病率多为10%~35%,甚至更高。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出了山西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主要污染物预警级别。  相似文献   
95.
本本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灌药法,根据中兽医理论选择当归、川芎、香薷等16味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3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茵试验,并检测所选择的7味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当归、川芎、香薷、川红花、益母草、金银花7味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3种病原茵的综合抑菌效果明确.此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复方中药制剂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6.
针对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选题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
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LTP5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一个脂质转移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TaLTP5表达载体pA25-TaLTP5转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8 (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 旨在选育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对转基因小麦T0~T3代植株中引入TaLTP5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外源TaLTP5基因已转入、整合到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的基因组中, 并能稳定遗传; 荧光定量RT-PCR的分析以及全蚀病菌的接种与鉴定结果表明, 与受体小麦扬麦18相比, 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TaLTP5表达量显著提高, 其对全蚀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Pm21分子标记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 外源TaLTP5基因的导入没有影响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 说明这些转基因株系为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98.
鸡脾脏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免疫组化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脾脏中的发育过程。研究发现,CD3+和CD8+T淋巴细胞最早出现在18日龄鸡胚,CD4+细胞出现在20日龄鸡胚。随着日龄增长,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在21日龄雏鸡脾脏中达到稳定。CD3+和CD8+细胞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和红髓中大量分布,而CD4+细胞主要分布在动脉周围淋巴鞘中。脾小体中也存在CD4+细胞,但不存在CD8+细胞。CD4+细胞数量始终少于CD8+细胞,两者的比值基本维持在0.3~0.5。结果表明,鸡出壳后初期,脾脏的细胞免疫功能迅速增强,并在21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99.
100.
比久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久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是二甲胺琥珀酰胺酸的俗称,也叫阿拉、 B9.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 B9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化控试剂,从试管苗的生产直至脱毒小薯(原原种)的生产各环节中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