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播期、肥料种类及其配比对燕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陇燕3号为试验材料,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微生物菌肥和化肥的不同配比对燕麦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肥料种类不同配比对燕麦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干草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燕麦在高海拔地区不宜早播,4月中旬播种有利于燕麦生长和产量提高.与全部施用化肥相比,菌肥+75%化肥和菌肥+50%化肥更能促进燕麦生长和干草及种子产量的提高,并降低了化肥用量和生产成本,因此,在高寒地区燕麦生产中可用微生物菌肥替代25%~50%的化肥.  相似文献   
52.
曹妃甸盐碱地园林绿化效果实现的工程详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盐碱地区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在园林绿化工作当中,盐碱地区的植物种植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克服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困难,本文将以唐山市曹妃甸地区的园林绿化工程为例,该地区属于盐碱地区,笔者将在对该地区园林绿化客观条件阐述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化效果实现的工程,展开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53.
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栽培的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在对病原菌鉴定的基础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五味子煎汁培养基,最适碳源为半乳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 6.0.分生孢子萌发最低相对湿度为90%,最适pH 7.0,24 h光照和自然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46℃,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38℃.  相似文献   
54.
根癌农杆菌介导Barnase基因转化‘美人指’葡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及叶柄为农杆菌介导转化Barnase基因的受体,对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农杆菌介导'美人指'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预培养3 d,卡那霉素选择压3.0 mg·L-1,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50 mg·L-1.采用此体系对'美人指'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性苗,农杆菌感染后的不定芽再生率为1.78%.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只有2株GUS染色呈阳性,阳性率为16.67%;有3株通过了PCR检测,初步证实Barnase基因已经整合进入'美人指'葡萄基冈组中.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对连栋大棚双膜覆盖下火龙果的冻害调查,分析了极端低温天气对双棚越冬栽培火龙果的冻害影响。[方法]在低温霜冻天气条件下,分析双膜覆盖和加热线加热对火龙果连栋大棚的增温效果,调查棚内不同方位、不同发育阶段火龙果枝条的冻害情况。[结果]使用双膜覆盖和电热丝加热后,明显提高了火龙果的内棚温度,日平均温度提高了4.5~8.5℃,温度0℃的持续时间平均降低了8.4h。无论是边垄还是内垄的火龙果枝条,同一发育阶段、不同区段之间,其冻害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前段、中段、后段。在边垄生长的火龙果枝条,同一区段、不同发育阶段之间,其冻害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幼枝、嫩枝、嫩稍枝,而成熟枝未发生冻害;在内垄生长的火龙果枝条,只有距离内棚小门近的前段、中段未成熟枝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余枝条均未发生冻害。此外,除幼枝外,同一发育程度的内垄火龙果枝条冻害率明显小于边垄。[结论]通过双膜覆盖和加热线加热能有效地提高棚内温度;应适当增大内棚与外棚基部间距,有效缓解边垄火龙果冻害情况;在入冬前,可采取一些栽培管理措施,培养更多发育充实的成熟枝条,以提高火龙果植株对低温灾害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56.
试验以利用重组弓形虫SAG1基因转染蜥蜴利什曼原虫所表达获得的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可检测犬弓形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75 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对已知阳性血清检测的下限可达1∶6400,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包被抗原的酶标板在4、-20 ℃环境中可保存8个月以上。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于犬弓形虫抗体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柳河流域径流、泥沙时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河是东北地区泥沙问题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具有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大量沉积以及向辽河泥沙输出量高等特点。对柳河流域径流、泥沙要素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进行时变过程分析,并研究径流量与泥沙输沙量的相关关联系数及关联度,结果表明,柳河流域径流量年内及年际分配都很不均匀,且有随时间的发展更不均匀的趋势。径流量与输沙量之间有着很密切的相关关系,各站的关联度由0.560~0.921不等,但总体上,关联度较大。  相似文献   
58.
碱提酸沉法提取红松仁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红松仁分离蛋白,选择pH值、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温度作为单因素进行试验,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得到红松仁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9.0、浸提时间60min、料液比1∶25、温度35℃。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红松仁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61.03%。  相似文献   
59.
蓝浆果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浆果品种蓝丰的叶片为转化受体,通过对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外植体暗培养时间、卡那霉素(Km)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Cef)浓度等因素研究,确定转化的最佳试验参数.试验结果:农杆菌侵染5 min,共培养4 d,暗处理21 d时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最高;在筛选初期添加Km 20 mg/L、Cef 250 mg/L,既能得到不定芽,又达到筛选的目的.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方法对蓝浆果的Km抗性植株进行检测,初步证实AtNHX1基因已经整合到2株蓝丰株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0.
吉林省大豆茎点霉叶斑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梦奇  白庆荣  王大川  杨丽娜 《大豆科学》2019,38(3):428-433,454
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的大豆叶片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分离物,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形态特征、ITS、ACT、tub2、rpb2、TEF、LSU序列、致病性测试结果以及上述6种引物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将其鉴定为Boeremia exigua var.exigua,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该真菌感染大豆。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中,rpb2和TEF基因在种间关系上显示出了较好的区分度,更适用于Boeremia属的鉴定及研究种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