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4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76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具有糖基化酶和脱嘌呤裂合酶活性的双功能酶.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DNA去甲基化酶(CsdMTase)编码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和序列分析.全基因组鉴定结果表明,舒茶早基因组中包含4个CsdMTases,系统进化分析将CsdMTases分为DME...  相似文献   
42.
茶树天然杂种叶片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作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杂合种群,使得茶树的遗传基础复杂化。目前,我国在生产上栽培利用的茶树品种,主要是天然授粉的有性群体品种,无一例外都是杂合群体。研究探讨茶树天然杂种的遗传变异规律,特别是那些与茶叶品质、产量等有关的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无疑对茶树有性群体品种的改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茶树天然杂种叶片主要特征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将空白血小板样品分为8组,包括溶剂对照组以及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丁香酚组、联合给药组、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低剂量组、AEE中剂量组和AEE高剂量组这7个处理组。各组加入对应的药物,并在37℃孵育3min,而后各处理组加入血小板激活剂二磷酸腺苷(ADP),并于37℃孵育5min,从而激活血小板。最后,通过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血小板胞内cAMP含量变化以及血小板ATP释放量进行测定;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以及钙离子特异结合的荧光探针Fura-2/AM对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进行测定;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血小板胞内Akt、ERK、JNK以及P38蛋白磷酸化程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AEE各组及其前药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ERK蛋白磷酸化(P0.05),但对胞内cAMP含量变化以及JNK、P38和Akt蛋白的磷酸化过程无显著性影响(P0.05)。此外,不同浓度AEE均可显著降低血小板ATP释放量(P0.01),而阿司匹林、丁香酚以及两者联用则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终浓度为25μmol/L时,AEE的降钙作用以及抑制ERK2蛋白磷酸化作用效果均优于其前药对照组,且该浓度下AEE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ATP释放量(P0.01)。由此可见,AEE通过降低血小板胞内钙离子含量和ATP释放量,以及抑制ERK2磷酸化从而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相比于其前药增加了降低血小板ATP释放量这一新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44.
位于高纬度地区(根河及根河以北)的几个林业局发展养殖业应该科学规划,确定适当的规模,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高纬度地区受自然条件、交通、人口、市场等因素影响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应该重点发展特色养殖——养鹿。  相似文献   
45.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同时测定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缓释注射剂的主成分与有关物质,采用外标法计算主成分的含量,采用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5 μ-C8-100A 250 mm×4.60 mm,5 μm;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0.1%高氯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表明,EPR缓释注射剂主成分与杂质分离度良好,B1a与B1b之间分离度>3;在EPR浓度为1.5625~1 00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EPR的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01和0.34 μg/mL,3种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稳定性的RSD为0.28%,加样回收率为102.54%,且RSD为3.14%(n=9)。耐用性试验表明,EPR缓释注射剂主成分的分离度均>1.5,理论塔板数>4 500,表明该检测条件的耐用性良好。3批样品中,EPR缓释注射剂含量的平均值为102.60%,B1b占B1a与B1b之和的1.68%,总杂质的平均含量为2.57%。建立的EPR缓释注射剂中主成分含量与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具有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可用于EPR缓释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6.
为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方法,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进行核酸扩增,通过横向流动试纸条(LFD)实现可视化检测。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HSP 70基因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其中HSP70FIP由生物素标记进行LAMP扩增反应,产物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杂交后,在LFD上完成检测,建立了绵羊肺炎支原体LAMP-LFD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在62℃反应70min,即可特异性的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存在,最低检测线为1.0×102 CFU/mL,灵敏度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0倍,且对已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羊病变肺组织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为100%。建立的LAMP-LFD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操作简便,为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7.
养殖场蚊蝇滋生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环境卫生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本文对苍蝇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叙述,以便为有效防控、消灭苍蝇提供依据。同时,本文从环境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方面对苍蝇进行防控,根据苍蝇的生活周期采取一种、二种或三种并用的方式,达到最有效防控苍蝇的目的,并对环境污染最低化、最小化,最好达到无害化。  相似文献   
48.
以性状、pH值、相对密度和有效成分含量等为考察项目,通过加速试验对银翘蓝芩注射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推移,银翘蓝芩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其他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各项规定,其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22、25、28、31和34℃)对稻飞虱卵期优势寄生蜂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的生态适应性的持续影响。结果表明,28℃和31℃对稻虱缨小蜂的幼期发育、羽化率、成虫寿命和性比的持续影响不明显。22、25和34℃下幼期发育历期随世代增加而延长,羽化率随世代增加而降低。成虫寿命在22℃下随世代增加而延长,34℃下随世代增加而缩短。22℃和25℃下稻虱缨小蜂幼期发育历期有显著的累积效应,34℃下对羽化率的影响有显著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50.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奶牛乳房炎是对乳业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常见疾病。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和目前该病的防治概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该病防治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