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别以铁观音、黄棪、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其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儿茶素类和嘌呤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等符合茶样儿茶素类和嘌呤碱指纹图谱构建要求。运用指纹图谱数据处理软件ChemPattern 2.0专业版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模式识别结果。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各茶样指纹图谱存在较大差异,且能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Work in process, WIP)指纹图谱相区分;采用聚类分析法(欧氏距离-近邻法),尤其是主成分分析法(Log变换数据预处理),可实现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的品种鉴别。各茶树品种在新梢生育过程中以EGC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EGCG和咖啡碱;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则以EGCG变化较为明显,其次为EGC。儿茶素类和嘌呤碱在新梢生育过程中含量及组成的动态变化较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工艺中的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云南松与旱冬瓜混栽对磷胁迫的反应。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云南松与旱冬瓜2树种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了缺磷(0 mg.L-1)、低磷(31 mg.L-1)和适磷(62 mg.L-1)3个水平。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纯栽植或与旱冬瓜混栽,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均低于对照,在低磷胁迫时差异不显著,缺磷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磷胁迫程度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增加。(2)不同栽植方式对云南松幼苗的影响表现为,磷胁迫下,随着旱冬瓜混栽比例(0、1、2株)增加,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尖数、地上、地下、全株生物量、根冠比减少。磷胁迫可降低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但它可通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分配来适应磷营养的胁迫;苗期混交旱冬瓜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旱冬瓜的生长是有利的;云南松幼苗以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来适应磷胁迫下地上部分与旱冬瓜幼苗对光照和空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73.
张静  田仁  杨卫  周丽 《新疆畜牧业》2012,(10):14-14
我区冬季漫长,牛只饲养管理粗放,饲料单一,营养缺乏而容易舐食,牛在误食金属异物后,容易发生单纯性创伤性网胃腹膜炎。此病多发于个体牛只,羊少见。1病因牛采食较迅速,不经细嚼吞咽。同时,口腔黏膜对机械性刺激敏感性差,口腔黏膜部和舌面内长锥  相似文献   
74.
印度桑蚕饲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位于南亚大陆的印度半岛上,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蚕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全球蚕丝第二大生产国,能同时生产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琥珀蚕丝.印度蚕丝业几乎遍及全国,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养二化性蚕,但饲养规模小.蚕茧生产主要集中于南方的卡纳塔克、安得拉和泰米尔纳都等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养蚕,主要饲养多化性蚕品种,形成了较完善的热带品种选育、饲养推广和管理体系.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意识到二化性生丝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大力发展二化性蚕种的生产,积极寻求各种国际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开展鸡蛋花微体快繁技术研究,为实现优良品种(系)的无性快繁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鸡蛋花无菌苗的顶芽为外植体,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及其配比对鸡蛋花不定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1 mg/L,增殖系数为4.2;试管苗伸长培养基为1/2 MS+NAA 0.05 mg/L;试管苗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1/2 MS+3.0 mg/L IBA,生根率为93.3%;试管苗在V(珍珠岩):V(草炭土)=1:2的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达到86%。【结论】获得了鸡蛋花不定芽诱导、伸长、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和适宜的移栽基质,建立了微体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6.
在云南省宁洱县麻木河林场的巨尾桉林种植区,进行了两种清理林地措施对巨尾桉人工幼林林地土壤及林木叶养分含量的研究.经对两种清理方式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及其相对的巨尾桉2年生幼林林木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清理林地其土壤的pH值在4.84~5.24之间;火烧清理使其林地土壤的钾含量高于非火烧清理林地;而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含量则为火烧清理林地低于非火烧清理林地.由于巨尾桉幼树对林地土壤养分的需求量大,导致两种清理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较低.两种清理林地营造的2年生巨尾桉人工幼林林木叶内的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均较低且与其林地土壤的此几种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锡兰肉桂Cinnamomum zexlanicum Nees丙酮提取物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锡兰肉桂的杀虫活性 及其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丙酮提取物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72 h的LC50和LC95值分别为5.16 mg/mL和27.26 mg/mL,其13.33 mg/mL对棉铃虫的48 h和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8%和80.2%,其6.67 mg/mL对棉铃虫的72 h校正死亡率为64.0%。锡兰肉桂丙酮提取物对棉铃虫酯酶、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大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8.
对设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南涧段)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6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壤和黄棕壤2种土壤;6块样地的土壤没有较明显的差异;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而盐基饱和度稍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稍低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尚好;样地土壤的交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9.
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钾含量较低;大果木莲植株枝叶中的全磷含量也较低。其研究结果为有效保护大果木莲,特别是对该树种的迁地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和马关县等2个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野生居群花部数量变异的研究表明:花序梗和花梗的数量无变异,均各为1;但花被片、雄蕊和心皮的数量有变异,分别为9~12、138~195和23~104,而且雄蕊和心皮的螺旋排列方式变化可分为S型、Z型和SZ型等3种类型。在不同结构的数量变异中,作为外部结构的花被片的数量变异系数在3.4%以上,明显大于数量变异系数不足0.2%的内部的雄蕊和心皮。在不同居群间,数量变异差异显著的花部结构是心皮,马关居群的数量竟达麻栗坡居群的3倍,很不稳定;而差异不显著的是雄蕊和花被片,它们较为稳定。这些变异表明大果木莲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同科的其它种类相比,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特征也存在异步演化,并保留有最多的原始特征,最为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