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18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根据2013年信丰县渔业生产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信丰县渔业生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2.
革兰阴性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革兰阴性(G^-)菌从细胞膜上脱落下来的囊泡,携带有细菌的大量组分,如外膜蛋白、脂多糖、脱氧核糖核酸等。由于OMVs无活性、不能复制且具有免疫原性,所以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亚单位疫苗,同时OMVs对细菌本身具有多种作用,故OMVs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G^-菌OMVs的组成成分、形成机制、生物学功能、提取纯化方法及其开发应用前景5个方面综述其研究现状,为G^-菌的致病机制研究、OMVs的疫苗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3.
汇总了南阳市杨小舟蛾20多年不同时期的生态、世代发生变化情况,经过全面分析,总结了它的生态、世代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4.
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的重要环节。天鹅人工环境下圈养,对保持和增加天鹅的种群数量、加强天鹅的科学研究,及对大众的科普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体尺、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液中酶的活性可直接反应动物生理功能,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福建省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探讨福建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7.
杨君  孔羽  刘群录  叶康  秦俊 《园艺学报》2023,(7):1467-1481
以‘花手鞠’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Hanatemari’)为试材,研究全光照和50%遮荫对其不同开花时期花色和花青素苷组成的影响。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测色仪测定花色表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定性和定量分析花青素苷组分,并测定色素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和金属离子含量等生理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花色和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50%遮荫的萼片红度值(a*)更低,黄度值(b*)更高,在色彩上更偏粉色;从盛花期到末花期,全光照的花萼红度值(a*)下降88.90%;而50%遮荫仅下降65.67%,有效减缓了花萼的褪色速率。花萼中共检测到矢车菊素、天竺葵素、飞燕草素、锦葵素和矮牵牛素等5种花青素苷元形成的11种花青素苷;主要组分为飞燕草–3–O–葡萄糖苷,占总花青素苷组分的92.12%,是‘花手鞠’花萼主要的呈色物质。50%遮荫有利于花青素苷的累积,其总花青素苷含量(1 286.96μg·g-1FW)较全光照(944.10μg·g-1FW)显著增加了36.32%;初开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棉花NB-LRR家族基因GbRvd的亚细胞定位及超表达烟草的黄萎病抗性,为解析GbRvd介导的植物抗黄萎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真核表达载体pJCV52进行改造,在SpeⅠ酶切位点插入gfp,使其兼具亚细胞定位的功能,命名为GPJCV52。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GbRvd的亚细胞定位和超表达载体,并分别转化农杆菌GV3101。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对GbRvd分别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观察。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运用PCR对超表达GbRvd的烟草进行阳性植株筛选,且利用半定量RT-PCR对阳性转基因植株进行表达检测。制备棉花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通过灌根法对T_3代转基因烟草株系进行接种,利用5级标准统计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利用在线分析软件ProtComp预测GbRvd为一种胞外(分泌)蛋白;GbRvd的跨膜预测结果显示其包含3个跨膜域;在线分析软件Wo LF PSORT预测结果显示GbRvd在细胞膜、内质网及叶绿体的预测分值分别为7、3和1,表明GbRvd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膜上。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技术进一步对GbRvd的亚细胞定位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单独表达GFP蛋白的烟草细胞中,荧光信号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均有分布;而GbRvd与GFP融合表达后的荧光信号主要分布于烟草表皮细胞质和细胞膜。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观察结果,表明细胞膜和细胞质是GbRvd的主要分布位置。利用农杆菌介导和组织培养获得了转基因烟草植株,通过对转基因烟草植株的PCR检测显示,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能够通过PCR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而野生型植株未出现相应条带;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半定量RT-PCR同样能够检测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由此表明GbRvd成功整合于烟草基因组并能够进行正常转录。对3个T_3代超表达烟草株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超表达GbRvd的烟草植株病情指数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植株,表明过表达GbRvd可有效提高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结论】GbRvd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质和细胞膜,其超表达可显著提高烟草对黄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39.
汽车发动机曲轴是发动机中重要的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气体压力、惯性力及其力矩综合作用,易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主要分析了汽车发动机曲轴在工作过程中常见的失效形式,并且重点分析了各种失效形式引起的原因,根据其原因对汽车发动机曲轴在设计、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不恰当方式进行总结,提出一些解决汽车发动机曲轴常见问题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0.
陈鹏  屈明博  杨君  杨青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341-1350
【目的】克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漆酶-1(OfLac1)和漆酶-2(OfLac2)基因;研究OfLac1和OfLac2在亚洲玉米螟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分析蜕皮激素处理亚洲玉米螟后OfLac1和OfLac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比较OfLac1和OfLac2表达模式的差别,推测其生理功能。【方法】根据已知的其他昆虫中Lac-1和Lac-2的保守氨基酸序列分别设计引物,以亚洲玉米螟白蛹时期提取的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OfLac1和OfLac2的保守区。然后根据所得的保守区片段分别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RACE方法分别克隆OfLac1和OfLac2的3′和5′端序列,通过拼接获得OfLac1和OfLac2的基因全长。收集5龄第4天亚洲玉米螟的表皮、中肠、脂肪体、丝腺、气管、马氏管、精巢7种不同组织材料,通过半定量PCR分析OfLac1和OfLac2在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收集从卵到成虫29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亚洲玉米螟作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OfLac1和OfLac2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水平。选取5龄第2天亚洲玉米螟幼虫进行蜕皮激素注射,分别在1、4、8、12和24 h后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OfLac1和OfLac2在蜕皮激素诱导下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克隆获得亚洲玉米螟OfLac1和OfLac2的 cDNA序列。OfLac1全长3 065 bp,其中5′非编码区222 bp,3′非编码区440 bp,开放阅读框2 403 bp,共编码800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90.6 kD,理论等电点pI为5.34;OfLac2全长3 405 bp,其中5′非编码区162 bp,3′非编码区960 bp,开放阅读框2 283bp,共编码760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84.0 kD,理论等电点pI为6.43。通过SignalP分析发现,OfLac1在N端包含一个长为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OfLac2在N端包含一个长为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均为分泌蛋白质。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发育过程中,OfLac1主要在成虫中表达,在其他发育时期表达量较低;OfLac2在每个幼虫龄期的末期表达水平上调,在幼虫化蛹过程中的预蛹期表达量最高;在不同组织中,OfLac1在马氏管和中肠中表达量最高,在气管和表皮中的表达量较低,在精巢、丝腺和脂肪体中几乎不表达;OfLac2在中肠和丝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气管和表皮中的表达量较低,在精巢、马氏管和脂肪体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将蜕皮激素20E注射到亚洲玉米螟体内,OfLac1在注射24 h后表达量明显上调,OfLac2在注射12 h后表达量开始上调,在24 h后上调最明显。【结论】克隆得到亚洲玉米螟两种漆酶OfLac1和OfLac2的cDNA序列。两种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别,但都受蜕皮激素的调控。OfLac2可能参与蜕皮过程表皮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