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为了明确贵州马铃薯生产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2008-2010年对贵州马铃薯主产区病害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有19种的病害为害马铃薯,包括真菌病害8种,细菌病害4种,病毒病4种,放线菌病害1种,非侵染性病害2种。其中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有晚疫病、生理性叶斑病、早疫病、病毒病(潜隐花叶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和生理性早衰等7种,其中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危害最重。各种病害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12.
贵州部分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灌根法对34个辣椒区试品种进行了疫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34个辣椒平中,高抗1个,抗性品种11个,中抗品种15个,感病品种7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2.94%、32.35%、44.12%和20.59%。黄平线椒、贵椒1号、绥阳小米辣、贵椒3号、独山皱椒3号、H29、1001、137、87-2-3、党武辣椒、绥阳锥椒2号、独山线椒等辣椒品种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贵州省9个不同地区171个水稻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各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分布,最小EC50与最大EC50分别为1.36 mg/L和13.06 mg/L;各地区平均EC50值为4.79~6.62 mg/L;最低抗性水平为0.2,最高抗性水平为1.92,相差9.6倍,平均抗性水平为0.7~0.97。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仍然处于敏感或低抗水平,目前可继续将稻瘟灵作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贵州贵阳、遵义、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黔东南和黔南8个地区114个水稻纹枯病菌AG1-1A融合群菌株对己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4个菌株的EC50值分布范围为0.003 6~0.421 6μg/mL,平均EC50值为0.0655 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但其主峰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室内测定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菌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为0.4549mg/L,亚致死剂量(EC95)为1.6425mg/L,喷雾800倍液和1000倍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别为80.66%和75.32%,对马铃薯喷雾600倍液和500倍液,药后3d、7d和14d马铃薯生长正常,无药害。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贵州省主要水稻病害 ,药剂防治难于达到根本的防治。实践证明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措施。在抗病育种过程中 ,水稻新品种 (系 )的抗瘟性鉴定又是选育抗病新品种的关键。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对贵州省内新近育成的水稻品种 (系 )进行了抗瘟性鉴定 ,旨在为全省的水稻抗病育种、品种合理布局及病害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材料和菌株供试材料为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提供的 72份新材料组合。试验菌株为贵州省采集分离的具代表性的 1 0个生理小种。1 2 培菌、育苗和接种经在大麦粒上分别培养产生孢…  相似文献   
17.
新杀菌剂5%广枯灵水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5%广枯灵水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孢子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新杀菌剂5%广枯灵水剂不但能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而且对稻瘟病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好。5%广枯灵水剂100 mg/L的抑菌效果为67.1%;400 mg/L的抑菌效果可达100%。对照药剂20%三环唑400 mg/L 的抑菌效果仅为84.4%,5%广枯灵水剂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BC50值47.99 mg/L;20%三环唑BC50值56.43 mg/L;5%广枯灵水剂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以及BC50值均明显好于当前广泛使用的20%三环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芒果炭疽病在贵州芒果园发生普遍、危害极重,通过本研究掌握芒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将为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芒果胶孢炭疽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中450g/L咪鲜胺EW对胶孢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克/升吡唑醚菌酯EC、50%氟啶胺SC、50%多菌灵WP和12.5%氟环唑SC的EC50均小于1 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芒果幼果期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EW15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EC1250倍液、50%多菌灵WP1000倍液、12.5%氟环唑SC2000倍液、250g/L嘧菌酯SC1250倍液、50%氟啶胺SC1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芒果炭疽病的发生,防效为57.57%~65.57%。该研究将为贵州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莉爽  李淳  杨学辉  张松柏  刘勇 《园艺学报》2020,47(12):2415-2426
为明确辣椒叶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在贵州辣椒上的发生分布及其分子变异情况。用RT-PCR法对采自贵州省25个采样地点的548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9份为阳性样品,检出率为23.54%。将获得的14个不同采样点PeVYV分离物和已报道的中国和其他国家PeVYV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P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9% ~ 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7% ~ 100.0%;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7% ~ 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9% ~ 100.0%;M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7% ~ 100.0%,氨基酸相似性均为100.0%。在系统进化树中,有13个采样点PeVYV分离物P0基因聚在一起,与中国分离物(KP326573)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遵义播州PeVYV分离物与澳大利亚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贵州所有PeVYV分离物CP基因与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和西班牙分离物聚为一支,但不同采样点的PeVYV分离物又聚为两个不同的分支。而不同采样点MP基因全部聚在一起,且与其他地区PeVYV分离物的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辣椒上不同地区PeVYV分离物具有一定的分子差异,存在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