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8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沼泽地池塘单养鲶鱼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鲶鱼(Silurus asotus)近几年来已成为三江平原沼泽区名优鱼类。为开发利用这种野生鱼类资源,满足市场需要,1991~1994年进行了池塘单养试验。1993~1994年3口试验池每100平方米水面净产商品鲶28.28~43.53公斤,平均37.19公斤;规格425~507克/尾,平均463克/尾。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均由沼泽地天然泡沼或洼地改造而成,面积3000~4000平方米,多水草,水  相似文献   
22.
碱度、pH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中毒实验和盐碱湖泊幼虾生存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碱度对幼虾的24h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2.73mmol/L,24h、48h、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40mmol/L、11.24mmol/L及10.49mmol/L,长期生存的安全浓度(SC)为2.77mmol/L。当碱度为5.37~14.66mmol/L时,pH对幼虾的24h、48h、72h、96h半数致死值(LpH50)分别为9.26~8.98、9.14~8.86、9.10~8.80及9.00~8.80,长期生存的安全值(SpH)为8.42~8.14。幼虾在碱度为18.68~38.78mmol/L、含盐量1.57~3.50g/L、pH8.5~9.5的苏打盐碱湖泊可存活4.8~9.2h。凡纳滨对虾幼虾对水环境碱度和pH的适应性,以及对东北地区苏打盐碱湖泊水环境的综合适应性均低于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23.
长白山区林蛙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林蛙商品成蛙回捕率,对林蛙孵化率、蝌蚪成活率、变态率、一龄幼蛙成活率4 个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4.
通过碱度对淡化南美白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对虾在天然盐碱泡水域的生存能力观察,探讨内陆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移殖对虾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碱度对淡化南美白对虾幼虾毒性作用的半有效浓度(EC50)为2.78mmol/L,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屿)分别为12.94,11.89,11.65mmol/L,安全浓度(SC)为3.10mmol/L。淡化南美白对虾幼虾和中国对虾成虾在天然盐碱泡水域可分别存活5.5h和3h。盐度不是内陆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移殖对虾的限制因素,高碱度、高pH、主要离子组成及其比例不适和水质类型差别则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5.
26.
长白山区中国林蛙野外封沟养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东北长白山区中国林蛙野外封沟的养殖技术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基本建设、蛙卵的收集及其野外孵化、蝌蚪与变态蝌蚪的饲养、变态幼蛙的管理、林中生活管理、成蛙的回捕与越冬。  相似文献   
27.
日本沼虾对碱性湖泊水含盐量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日本沼虾对东北地区碱性湖泊水含盐量的适应能力,探讨碱性湖泊增殖与养殖日本沼虾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pH 为7.72~7.81、碱度7.87~14.49 mmol/L时,含盐量对幼虾毒性作用的24 h半数有效浓度为3.17 g/L,95%置信限3.02~3.32 g/L。在pH为 7.85~8.07、碱度16.97~26.96 mmol/L时,含盐量对幼虾毒性作用的24 h、48 h、96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7.95、6.84、5.77 g/L,95%置信限分别为7.74~8.11、6.69~6.99、5.59~5.93 g/L。日本沼虾对东北地区碱性湖泊水含盐量的适应上限为3.69 g/L,耐受限8.65 g/L,耐受范围4.25~8.19 g/L,长期生存所适应的含盐量为1.52 g/L。碱性水环境下日本沼虾对含盐量的适应能力将下降。东北地区含盐量在4.0 g/L以下、碱度在10~30 mmol/L的碱性湖泊可以增殖与养殖日本沼虾。  相似文献   
28.
对虾对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碱度和pH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毒性效应,探讨对虾对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为移殖驯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碱度对幼虾的24 h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2.78 mmol/L,24、48及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4、11.89及11.65 mmol/L,生存的安全浓度(SC)为3.10 mmol/L.pH对幼虾急性毒性作用的24、48、72及96 h半数致死值(LpH50)分别为9.26-8.54、9.14-8.47、9.10-8.80及9.00-8.80,生存的安全pH(SpH)为8.42-7.85.苏打型盐碱水环境中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将比海水环境有所降低.认为对虾对碱度、pH的适应性以及对天然盐碱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都不如淡水鱼类;未经过驯化的对虾尚难以适应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  相似文献   
29.
中国林蛙蝌蚪对盐度的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温16~18℃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中国林蛙蝌蚪对盐度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pH为7.3~8.1的池塘水质条件下,盐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48、72和96h半致死值(LC50)分别为8.09‰、7.32‰、5.37‰和3.349‰;零致死值(LC0)分别为6.22‰、6.13‰、3.09‰和2.17‰;全致死值(LC100)分别为9.72‰、8.49‰、7.82‰和5.37‰;10%致死值(LC10)分别为6.82‰、6.39‰、3.69‰和3.22‰;90%致死值(LC90)分别为9.33‰、8.7l‰、7.37‰和4.72‰;安全值(SC)为1.70‰。建议野外蝌蚪饲养池的水体盐度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30.
长白山区林蛙野外封沟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试验结果和群众经济,阐述了东北长白山区林蛙野外封沟养殖的技术措施,包括:场地选择及建设、蛙卵收集野外孵化、蝌蚪与变态蝌蚪的饲养、变态幼蛙与林蛙的林中生活管理以及成蛙回捕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