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采用光合测定仪Li-6400,对西藏川滇高山栎生长季节(5~10月份)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季节光合速率呈增长趋势,8月份最大,是生长最旺盛的月份;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仅在6月的中午14:00时出现"午休"现象;根据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出,川滇高山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444.19μmol/(m2·s)和37.78μmol/(m2·s);CO2浓度的增加有助于川滇高山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CO2浓度达到1 800μmol/mol时,净光合速率有下降的趋势,产生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202.
共设<5℃、5~10℃、10~15℃、15~20℃、20~25℃5个区段温度,研究不同温度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3800~4400 m)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平均千粒重为7.78 g,与其它冷杉属的种子比较,其种子千粒重较小,但有较低海拔(4000 m以下)种子千粒重较大而较高海拔(4000 m以上)种子千粒重较小的趋势;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15~20℃,低于5℃无法发芽;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的种子发芽能力不同,以海拔3900 m的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0%,从海拔3900 m开始,其种子发芽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3.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色土旱坡地长期肥料试验地为平台,采用钢珠与湿筛的方法对团聚体有机碳进行分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耕作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大于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促进土壤有机碳向大团聚体富集;有机、无机配施可显著提高大团聚体中颗粒态有机碳(POM)、微团聚体有机碳(mM)和粉黏结合态有机碳(SC)的含量和储量,并提高POM组分的贡献率,促进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向颗粒态富集,这说明增施有机肥更利于大团聚体对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库的保护和储存;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有机碳及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储量绝大部分以SC形式存在,大团聚体中SC组分储量的提高有利于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累积,且在有机、无机肥配施中使用秸秆的效果优于猪厩肥。  相似文献   
204.
被称为"中国第一徒步线路"的派镇-墨脱徒步线,是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芝地区旅游市场的名片。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文中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有关规定,对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5.
川滇高山栎体胚诱导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川滇高山栎体胚诱导的关键因素,为建立川滇高山栎体胚再生植株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川滇高山栎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采样时期、抗氧化剂以及培养条件(光培养或暗培养)对其体胚诱导的影响。【结果】川滇高山栎未成熟合子胚在MS、1/2MS、B5和WPM基本培养基上均有体胚发生,其中MS基本培养基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达60.0%,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且愈伤组织量最多;以MS为基本培养基,同时添加1mg/L 6-BA和0.5mg/L 2,4-D,诱导率达83.3%,显著高于二者单独添加及其他组合处理;光照强度1 000~2 000lx,每天光照12h的光培养比暗培养更有利于体胚的发生;在林芝地区最佳采样时期为08-10左右;培养基中添加1.0g/L PVP可有效减轻褐变的发生。【结论】初步建立了川滇高山栎体胚诱导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6.
湖北省武穴市佛手山药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佛手山药线虫病害严重, 为此在病源地采集山药土样进行了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鉴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形态特征测计值比较, 以及基于rDNA 28S D2/D3区序列构建短体线虫属线虫群体系统进化树并进行SCAR验证, 对引起佛手山药线虫病的病原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危害佛手山药的病原线虫的群体特征与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相似?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原群体与中国香港群体(HQ688677.1)聚类在一个分支上, 置信度达99%?因此, 将该群体线虫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此外田间调查表明:线虫主要集中分布于10~20 cm深度的土层中, 线虫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且连作1年地较连作2年地的线虫数量少, 施用阿维菌素的地块较未施用的线虫数量少?上述结果表明, 在佛手山药生产中实行轮作和科学选择药剂防治, 避免连作, 可降低该线虫发生量?  相似文献   
207.
兽用抗菌抗病毒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抗菌抗病毒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以及提取分离技术。并对抗菌抗病毒中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8.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分别在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未发生稻瘟病,崇阳、远安两地88个品种除武运粳7号外几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98.86%。抗稻瘟病的早、中晚稻品种数分别为14份和23份,分别占参试品种的45.16%和40.35%。崇阳、远安、武汉三地综合分析显示,88份水稻品种中抗纹枯病品种13份,占参试品种的14.77%。  相似文献   
209.
湖北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一直是湖北省各稻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在一些稻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不断了解稻瘟病致病性分化,提高湖北省抗病育种的效率,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并延长其寿命,在多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于2003年-2005年用中国鉴别品种对由湖北省7个不同稻区的14个县市采集的穗颈瘟标本上分离得到的184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84个单孢菌株分属于7群37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ZA群(出现频率66.8%,下同),其它种群为ZC群(13.0%)、ZB群(9.2%)、ZG群 (4.9%)、ZE群(2.7%)、ZD群(2.2%)、ZF群  相似文献   
210.
轴向旋涡流动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旋涡流动是离心叶轮叶片之间一种特殊的相对流动,其流动规律是离心叶轮正反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以先进的PIV测试系统在一特殊的自制叶轮内有针对性地完成了轴向旋涡速度分布规律测试,这些测试结果和有关理论探讨将为认识这一重要的流动现象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