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6篇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几年,辽阳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受到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的制约,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旨在"互联网+"背景下,抓住辽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辽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2.
门金来  胡文君  徐金渭  杨帅  陈杰 《农机化研究》2012,34(2):215-217,221
针对增压直喷柴油机,开展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的电子控制研究与应用,以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依据柴油机EGR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功能要求,以80C196单片机为核心,进行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编写。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表明,柴油机在应用EGR控制系统后,NOx排放大幅降低,HC和CO排放略有增加,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与原机相当,验证了EGR电控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3.
四川黄壤区玉米季坡耕地自然降雨及其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明确玉米全生育期自然降雨特征以及坡耕地产流产沙规律,以研究区自然降雨为基础,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横坡垄作、平作和顺坡垄作坡面玉米全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自然降雨、径流及侵蚀产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2015年玉米全生育期内雨量为676.71mm,其中成熟期侵蚀性雨量达411.71mm,占累计侵蚀性雨量的69.85%。玉米全生育期内,产流受雨量、玉米生育期显著影响,横坡垄作产沙受雨量、雨强的影响显著,而平作和顺坡垄作则受雨量、株高的影响显著;产流产沙均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且产沙受产流影响显著,横坡垄作和平作含沙量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而顺坡垄作则先减小后增加;抽雄期横坡垄作产流显著小于顺坡垄作而产沙显著小于平作和顺坡垄作,成熟期横坡垄作产流产沙显著小于平作和顺坡垄作。研究区自然降雨条件下,雨量是影响黄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最主要因子,产沙滞后于产流;玉米成熟期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横坡垄作是防治研究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为山地黄壤水土流失有效防控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田间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枣顶冠瘿螨在新疆红枣上的发生规律,并采集枣顶冠瘿螨在室内进行药剂防效试验,进而筛选出对其防治有效的药剂。结果表明:枣顶冠瘿螨在新疆一年有2次危害高峰,分别在7月上旬和8月下旬,7月是枣顶冠瘿螨危害最为猖獗的时期。药剂试验中16.8%阿维.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对枣顶冠瘿螨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的防效为96.43%。防治枣顶冠瘿螨效果较好的药剂是16.8%的阿维.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者是20%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06.
矿山废弃地植物种植模式对土壤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植物种植模式对矿山废弃地土壤肥力快速改良的效果,选取8种典型的植物种植模式(黑麦草、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紫穗槐、紫穗槐+小冠花、紫穗槐+黑麦草和草木樨+黑麦草)。通过野外土壤采样与室内养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植物及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均能较好的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比对照高8.7%;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增加—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趋势;植物对土壤蓄水保水效果的改良主要体现在0—40cm的土层;土壤中的各养分指标质量分数总体表现为0—10cm土层大于10—20cm土层,呈现出一定的表聚效应;植物生长初期,不同种植模式对矿山废弃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依次为沙打旺草木樨黑麦草草木樨+黑麦草紫穗槐+小冠花紫穗槐+黑麦草紫穗槐小冠花,单播种植模式相对优于混播种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矿山废弃地重构土壤的水分变化研究、优良种植模式选择及土壤肥力的快速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设计了一种可实现整周回转运动且便于模块化装配的3T1R并联机构。首先,提出一种仅含转动副的二维移动放缩单元,模块化组合与扩展后,构造得到一种平面二维移动放缩机构,将平面二维移动放缩机构作为支链,设计得到一种新型3T1R并联机构;其次,对该3T1R机构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在保证机构基本功能(方位特征集和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降耦设计,得到耦合度为1的机构;最后,基于序单开链法对降耦机构进行位置分析,同时,基于导出的机构位置反解公式,分析机构的工作空间和转动能力,并绘制转动能力图谱,根据转动能力图谱筛选出机构可实现整周回转运动的工作空间范围,为该型机构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ESR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鹌鹑蛋品质的关系,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对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3个群体的ESR1基因与鹌鹑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鹌鹑ESR1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4、外显子8在北京白羽鹌鹑、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群体中都检测到了CC、CT、TT三种基因型。外显子1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表现为CC基因型频率最高;外显子8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表现为TT基因型频率最高;外显子4在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中TT基因型频率最高,分别为0.409、0.617,而北京白羽鹌鹑以CC基因型频率最高(0.66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检测群体中,外显子4的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蛋黄高度和蛋黄指数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蛋黄宽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P<0.05),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外显子8在蛋黄指数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5);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蛋黄宽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ESR1基因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通过分析马身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并对其表达特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180日龄马身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采用RNA-Seq技术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GeneCards在线查询基因功能,进一步筛选与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差异基因在2个品种猪不同组织以及肌内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获得2个品种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共280个,其中128个表达显著上调,152个表达显著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注释到46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4条,分子功能8条,细胞组分14条。KEGG通路分析显著富集到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等脂肪沉积相关通路。GeneCards功能查询获得TRAF2、DUSP1、ACOT4、NR4A1、SLC27A6、PLIN5共6个与脂肪沉积相关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马身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NR4A1、DUSP1、PLIN5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TRAF2、ACOT4和SLC27A6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表达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马身猪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中NR4A1和PLIN5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背部皮下脂肪组织(P<0.01),而大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NR4A1和DUSP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腹部皮下脂肪组织(P<0.01),PLIN5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腹部皮下脂肪组织(P<0.05)。在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NR4A1、DUSP1和PLIN5基因在大白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马身猪(P<0.01);在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中,NR4A1和DUSP1基因在大白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马身猪(P<0.05),PLIN5基因表达量在2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培养的猪肌内脂肪细胞分析表明,随着成脂天数的增加,NR4A1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DUSP1和PLIN5基因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NR4A1、DUSP1、PLIN5 3个与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可为后续进一步探讨猪肌内脂肪沉积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阿蒂莫耶番荔枝人工授粉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4年生阿蒂莫耶番荔枝为试材,研究了授粉方法、花瓣开张程度和花药裂开时间对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药在傍晚自然裂开的花,其花粉在当天上午8时,花瓣呈超过半张开状态时,就已发育成熟,上午或下午人工提取这些花粉来进行授粉能提高坐果率.从花药自然裂开前2 d到自然裂开前4 h(相当于花瓣呈微张开到超过半张开状态),雌蕊都具有容受性,这期间进行人工授粉能提高坐果率,但以花药自然裂开前1 d(相当于花瓣呈半张开状态时),雌蕊容受性最强,人工授粉坐果率最高.上午或下午,从花药要到傍晚才自然裂开的花上人工提取花粉,授在花瓣呈半张开的花上,授粉后2周的坐果率分别为71.1%~76.0%和72.0%~78.4%,显著地高于自然授粉的坐果率(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