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试验旨在研究反季节给繁殖母羊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LT)及在MLT基础上补喂来曲唑(letrozole,LE)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调控母羊发情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新思路。试验选取40只(3.0±0.5)岁经产萨福克母羊(平均体重为76.23 kg±12.25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MLT 10 mg/(只·d)、基础日粮+MLT 10 mg/(只·d)+LE 7 mg/(只·d)、基础日粮+MLT 10 mg/(只·d)+LE 7 mg/(只·d)+NMDA 300 mg/(只·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母羊血浆中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雌三醇(E3)及双氢睾酮(DH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母羊血浆MLT和LH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FSH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母羊血浆中MLT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母羊血浆中MLT显著升高(P<0.05),LH和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Ⅲ组与试验Ⅰ、Ⅱ组相比,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MLT和LE对母羊繁殖相关激素的释放有促进作用,且两者结合使用可达到调控母羊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效果;MLT、LE和NMDA组合应用对母羊繁殖激素调控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醋酸棉酚后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瘤胃液代谢指标、水解酶活性的变化,探究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只3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9.13±4.70)kg的健康哈萨克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为2期,每期25 d。所有羊只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粉状精料,每只羊每天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50%,小麦秸秆及苜蓿为体重的1.00%,玉米青贮为体重的0.05%(干物质基础),混合饲喂,自由饮水;在此基础上,试验Ⅰ期试验组饲粮每天每只添加600 mg醋酸棉酚,试验Ⅱ期饲粮每天每只添加1 200 mg醋酸棉酚。结果表明:添加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pH及细菌总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前(即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6.0、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期各时间点试验组绵羊瘤胃原虫总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喂后3.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期,饲喂后6.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12.0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醋酸棉酚后瘤胃液中棉酚的浓度在饲喂后1.5、3.0 h最高。综上,醋酸棉酚在初期摄入后显著降低绵羊瘤胃原虫数量;醋酸棉酚通过抑制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降低瘤胃液中戊酸、异戊酸及异丁酸的浓度而对瘤胃内蛋白质消化代谢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摄入醋酸棉酚6.0 h后;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整体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探究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胃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可能性。试验选取3岁、平均体重为(47.79±3.70)kg的健康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1.2%(以体重计),玉米青贮为1.8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Ⅰ、Ⅱ组试验羊分别饲喂111、222 mg/(kg·BW)瘤胃保护性5-羟色氨酸,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当天晨饲后6 h后立即宰杀全部绵羊,取其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内容物测定褪黑素含量及菌群结构。结果表明,Ⅰ组结肠内容物,Ⅱ空肠、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Ⅱ组回肠、盲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组空肠和盲肠内容物细菌菌群ACE、Chaol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盲肠、结肠内容物中细菌多样性在门、属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空肠内容物细菌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无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Ⅱ组空肠内容物中Aeriscardovia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在回肠内容物中,Ⅰ、Ⅱ组疣微菌属Ruminococcaceae-NK4A21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梭状芽胞杆菌属、Romboutsi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使成年绵羊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增加,但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在我国反刍动物生产中,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一种质优价廉的粗饲料被广泛应用,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及生长性能.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的因素,包括玉米品种、收获期、留茬高度、切割长度、籽实破碎、压实度等,以及目前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5.
β-受体激动剂对绵羊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体重约34千克的新疆美利奴羯羊26只 ,按体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2组动物的基础日粮相同 ,均含64 %甜菜渣、19 %玉米秸秆、10 %饼粕、4 %粉碎玉米等 ,试验组每天喂给 β-受体激动剂。60天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47.3±17.1)克/日(n=13)和(200.0±29.4)克/日(n=13) ,并且各组每增加1kg 体重饲料消耗量分别为9.1和7.7kg。对照组个体平均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分别为(44.3±1.4) %和(59.2±3.4) %(n=4) ,而试验组分别为49.71 %和(68.2±2.1) %(n=4)。本实验表明 ,β-受体激动剂对于提高绵羊的产肉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进行对 β-受体激动剂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使其或替代物可能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6.
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多山梨醇酯20对棉花秸秆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山梨醇酯20能显著提高棉花秸秆体外发酵24h的累积产气量和发酵速度。与对照组相比,0.1%、0.2%、0.4%和0.8%的多山梨醇酯20使24h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27.95%(P〈0.01)、32.30%(P〈0.01)、43.48%(P〈0.01)和19.88%(P〈0.01)。多山梨醇酯20使棉花秸秆中的干物质、有机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24h降解率提高,其中0.2%组的干物质、有机物和半纤维素的24h降解率为各组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71%(P〈0.05)、11.81%(P〉0.05)和115.96%(P〈0.01);纤维素的24h降解率以0.4%最高,较0%提高33.67%(P〈0.01)。添加多山梨醇酯20后,使pH和还原糖显著下降。除0.2%组外,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性有增加的趋势,0.8%组的CMCase活性较0%组高114.05%(P〈0.01)。低浓度多山梨醇酯20有提高微生物(MCP)的趋势,但随着多山梨醇酯20添加浓度的增加,MCP逐渐下降,培养上清中的氨态氮浓度呈现线性增加。在体外厌氧培养条件下,多山梨醇酯20明显促进棉花秸秆在混合绵羊瘤胃液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7.
将8只40日龄安装永久性皱胃瘘管的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杂交F1代母羔(平均体重为8.90 kg±0.38 kg)根据体重分为2组,每组4只,在60~80、81~120和121~240日龄分别饲喂日粮1、2和3,并分别添喂1.2%、0.8%和0.4%的赖氨酸,以研究添喂赖氨酸对到达羔羊皱胃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1、2和3中添喂不同水平的赖氨酸,使羔羊到达皱胃的干物质分别增加了7.01%(P>0.05)、11.59%(P<0.01)和10.65%(P<0.05),有机物分别增加了8.48%(P>0.05)、13.01%(P<0.05)和12.14%(P<0.01),粗蛋白质分别增加了11.12%(P>0.05)、21.73%(P<0.01)和12.44%(P<0.05),微生物蛋白分别增加了13.46%(P<0.05)、26.85%(P<0.01)和15.08%(P<0.05),总氨基酸分别增加了39.22%(P<0.01)、35.52%(P<0.01)和28.27%(P<0.05),总必需氨基酸分别增加了49.21%(P<0.01)、34.40%(P<0.01)和28.11%(P<0.05),赖氨酸分别增加43.77%(P<0.01)、37.25%(P<0.01)和34.38%(P<0.05)。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到达皱胃的赖氨酸主要为结合赖氨酸,而游离赖氨酸一般低于总赖氨酸量的1%。添喂赖氨酸使羔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57%(P>0.05)、19.38%(P<0.01)和16.29%(P<0.01),前胃干物质消化量分别增加了20.81%(P>0.05)、35.64%(P<0.01)和19.97%(P<0.01),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7.34%(P<0.05)、21.30 %(P<0.01)和17.76%(P<0.05)。因此,给60~240日龄羔羊添喂赖氨酸可增加到达皱胃的营养物质的量和前胃有机物的消化量,从而增加羔羊的营养供应。  相似文献   
108.
阿魏侧耳液体发酵及产木质素降解酶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魏侧耳NB-1为供试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培养,测定最佳发酵时间,以生物量、漆酶活力、锰过氧化物酶活力为指标,旨在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阿魏侧耳液体发酵最佳培养时间为7 d;4个碳源因素中,可溶性淀粉、蔗糖组生物量极显著高于葡萄糖、麦芽糖组(P0.01),可溶性淀粉组漆酶活力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碳源组(P0.01),麦芽糖组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碳源组(P0.01);4个氮源因素中,牛肉膏、蛋白胨组生物量极显著高于尿素、硫酸铵组(P0.01),牛肉膏组漆酶活力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氮源组(P0.01),硫酸铵、牛肉膏、尿素组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极显著高于蛋白胨组(P0.01);4个生长因子组生物量均极显著优于基础培养基对照组(P0.01),维生素C组最佳,维生素C组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极显著高于维生素B6组和基础培养基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阿魏侧耳液体发酵最佳培养时间为7 d,阿魏侧耳液体发酵降解木质素培养基最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优氮源为牛肉膏,最优生长因子为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09.
本试验利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615菌株固体发酵小麦秸秆,旨在研究糙皮侧耳615菌株对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液体培养糙皮侧耳615菌株并测定1~10 d产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随后利用糙皮侧耳615菌株种子液固体发酵经1.00%Ca O处理的小麦秸秆,25℃发酵30 d,测定小麦秸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粗蛋白质含量变化;最后对发酵后的小麦秸秆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漆酶活力从第1天至第4天不断上升,并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1428.00 U/L,从第5天开始下降,且在第10天下降到399.00 U/L;锰过氧化物酶活力从第1天至第5天不断上升,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15.45 U/L,从第6天开始下降,且在第10天下降到4.74 U/L。(2)小麦秸秆经糙皮侧耳615菌株发酵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了4.23%,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比对照组升高了4.19%;纤维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比对照组高了37.17%,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9.87%、43.75%;同时,粗蛋白质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比对照组提高了4.14%。(3)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小麦秸秆经糙皮侧耳615菌株发酵后,其粗纤维可被有效降解。液体培养糙皮侧耳615菌株在第4天、第5天产漆酶、锰过氧化物酶能力较强;小麦秸秆经糙皮侧耳615菌株固体发酵30 d后,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