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前言张家口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气候条件适宜,水源充足,饲草料资源丰富,养牛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隶属于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七个奶业发展优势产业带之华北奶业优势带中,养牛业已  相似文献   
122.
将100个φ100~150μm牛腔前卵泡,随机分成8组,每组12~13个卵泡,在McCoy's 5a无血清培养系统研究了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有、无两种情况下,添加0、10%、15%及20%牛卵泡液(BFF)对牛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发育、存活及雌二醇(E2)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无促性腺激素下,添加不同浓度BFF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但可刺激体外培养腔前卵泡的E2分泌.当有10 ng/mL LH和50 ng/mL FSH存在下,培养不同时间腔前卵泡的发育率、存活率,各卵泡液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BFF组腔前卵泡培养6 d时发育率为(78.52%)与对照组(49.28%)差异显著(P<0.05),培养12 d腔前卵泡φ增长值33.7±4.8μm,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它处理组(P<0.01),同时在培养9 d时,有一枚卵泡成腔;各添加卵泡液组的E2测定值更高,其中添加10%BFF组中φ>100μm腔前卵泡在培养6 d时其E2分泌量达最高值48.96±1 1.54 pg/mL.表明FSH、LH存在下,培养液中加入10%BFF可显著提高腔前卵泡在体外的生长、发育、存活和E2分泌及诱导卵泡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基于有机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研究典型有机肥在紫色土中的淋溶流失特征。【方法】本文以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有机肥,以化肥(磷酸氢二铵)为对照,对比研究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中淋溶流失。【结果】(1)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也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且在一定条件下沼液、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素淋溶流失率超过化肥30%以上,与化肥相比差异显著(P 0. 05);(2)供试肥料在紫色土中氮淋溶流失率与与降雨强度、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施肥量对氮素淋溶流失的影响大于降雨强度;(3)在模拟淋溶条件下,可溶态氮(TDN)是化肥/有机肥淋溶流失的主要形式,可溶态氮(TDN)流失量占总氮含量的65. 17%~99. 07%,这可能与化肥/有机肥中氮的存在形态有关。【结论】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在农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适量施用。  相似文献   
124.
大袋峨(Cryptothelea variegataSuellen)是我市林木主要食叶害虫,经常猖撅或灾。为控制其危害,我们探讨了预测预报办法,初报如下。 一、种群变动规律 (一)繁殖特性 1、性比:变动幅度很大,据我们调查,其范围在0.21~0.81之间,一般为0.5  相似文献   
125.
植物体内磷与重金属元素锌、镉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磷与重金属元素锌、镉交互作用的研究及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磷锌和磷镉交互作用的基本特性和差异以及在元素交互作用过程中磷、锌、镉元素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及相互关系。讨论了磷锌和磷镉交互作用的生理生化基础,细胞学和分子作用的机理。并对已提出的有关交互作用的机理学说进行了评述。本文还概括了环境条件对磷锌和磷镉交互作用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磷与重金属元素交互作用研究中的若干薄弱环节,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动态,使磷与重金属元素交互作用的研究领域由单纯的植物营养学延伸至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平衡的发展,包括对珍稀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等。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森林土地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都导致了野生动物数量的锐减。再加上近几年,人们为了谋取私利,对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大面积猎杀,严重破坏其生物链,导致野生动物食物链不均衡。其次,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野生动物的数量。基于此,就我国野生动物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保护野生动物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7.
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添加剂和不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开展牧草混播及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提供参考。以裸燕麦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按质量比1∶1、2∶1和1∶2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加入0.4% 甲酸(formic acid,FA)或2%蔗糖(sucrose,S),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显示,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为2∶1时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上均优于其余2种混合比例,添加0.4%甲酸或者2%蔗糖,感官评定为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H值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在2∶1时,添加2%蔗糖组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0.4%甲酸处理组(P<0.05),且与另外2种混合比例的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此混合比例下添加0.4%甲酸处理组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较低,乙酸(acetic acid,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FA,TVFAs)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较高,丙酸(propionic acid,PA)和丁酸(butyrate acid,BA)含量极低未检出,V-Score评分最高,总体发酵品质最佳。随苜蓿比例增加,混贮饲料CP含量提高,纤维组分(NDF、ADF和HC)含量降低,青贮饲料养分更加均衡,但添加剂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影响不大。裸燕麦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可形成养分互补,提高营养价值;加入适量甲酸或蔗糖有助于抑制不良发酵,提高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28.
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处理含Cu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氯化锌活化法进行改性,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Cu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0%以上;当pH值在5.0~6.0间、温度为30~35℃、吸附剂投加量为20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达最佳去除效果;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Temkin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前二者拟合较好.
Abstract:
Adsorption of Cu from wastewater onto modified corn stalk impregnated with zinc chloride by microwave heating was investigated. The adsorption wa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the removal rate of Cu, such as pH, the dosage of absorbent and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absorbent used in this study was efficient , with a removal ratio of Cu up to 90%or more. Optimum results of Cu removal were obtained with a pH of 5.0~6.0, at 30~35℃and with an adsorbent dosage of 20 g/L and an adsorption time of 60 min. The Langmuir, Temkin and Freundlich equa-tions can describ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 the Langmuir and Temkin equations being better.  相似文献   
129.
垄畦栽培对地道药材建泽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泽泻的当地传统种植方法为对照,对地道药材建泽泻进行垄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有利于建泽泻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其主要有效成分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累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改良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30.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基因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PD-17与GK19杂交F1代表现出良好的光合作用效率,具有较高的超亲优势,是潜在的优良种质资源。寻找与该突变基因Rs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行染色体定位,对于该基因的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亚红株突变体PD-17与GK19配置的BC1群体为作图群体,选用覆盖棉花所有已鉴定染色体及大多数连锁群的419对SSR引物,利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法筛选有多态性差异引物,然后根据群体单株基因型进行作图分析。结果显示,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的5个分子标记与Rs基因相连锁,SSR标记BNL2634与Rs基因的遗传距离较小,约为10.3 cM,SSR标记CIR393位于Rs基因另一侧,与Rs基因的遗传距离约为29.1 cM,由此,可将Rs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