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 8个分别含有单显性基因R1、R3、R4、R6、R7、R9、R10、R11及其不同组合的复合基因鉴别寄主 ,对1997~ 1998年采自河北、云南、四川、重庆和内蒙古等地的 9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 ,90个菌株中有 2 1个生理小种。发生最普遍的小种为 1.3.4 .7.9.10 .11,发生频率为 32 .2 % ;其次较普遍的小种还有 1.3.4 .6 .7.9.10 .11和 3.4 .7.9.11,发生频率均为 10 .0 %。参加测试的抗性基因全部都能被被测菌株的毒力基因克服 ,说明被测晚疫病菌群体中的毒力基因存在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种衣剂,利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4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致病疫霉菌的毒力并检测了它们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灭克锰锌和甲霜灵对晚疫病菌的毒力最强,其中EC50s分别为1.55μg·mL-1和1.63μg·mL-1;霜霉威对晚疫病菌的毒力次之,其中EC50为5.43μg·mL-1;乙磷铝对晚疫病菌毒力最差,其EC50为246.58μg·mL-1.但是由于灭克锰锌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率,所以,甲霜灵和霜霉威被选为防治马铃薯晚病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室内接种薯片培养试验证明,高浓度(800μg·kg-1)种衣剂对薯片上晚疫病菌的控制作用很强,持效期至少1个月以上.但室内试验证明利用种衣剂处理薯片,并不能控制苗期晚疫病菌对马铃薯叶片的侵染.  相似文献   
33.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表现型群体遗传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世界各国晚疫病菌交配型的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病菌对瑞毒霉抗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同时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如mtDNA指纹、RFLP、RAPD、AFLP和SSR在研究晚疫病菌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中国今后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机在农业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想要做好农机维修工作,必须真正了解目前我国农机维修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进行农机维修管理。现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农业维修行业却没有随之发展起来,虽然很多农机生产厂家可以自己进行售后服务,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出来。要想真正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效率,必须重视农机维修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5.
河北和内蒙古马铃薯干腐病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明确河北和内蒙古马铃薯干腐病菌种类和优势种群,从两省采集300块具干腐病症状的样品,通过分离培养、形态鉴定、TEF-1α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等,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种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省马铃薯干腐病共存在4种病原菌,即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芬芳镰刀菌F.redolens,分别为149、80、3、3株.其中,河北省的优势种群为接骨木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其发生频率分别为50%和48.68%;内蒙古的优势种群为接骨木镰刀菌,发生频率为87.95%.  相似文献   
36.
EGCG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血液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CCG)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抑制血液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能力.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比色法测定其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EGCG浓度增大清除率也增大,当EGCG浓度达到400μg/ml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接近100%;50 μg/ml EGCG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00μg/mlEGCG对脂质过氧化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测定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药剂的抗性及频率,并测定霜脲氰和霜霉威与甲霜灵的是否存在交互抗药性;【方法】通过菌落直径法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通过比较药剂的毒力确定霜脲氰和霜霉威与甲霜灵是否存在交互抗药性;【结果】在测定的4个马铃薯主产省中,除云南省以外,四川、河北和黑龙江等3省均存在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菌株,其抗性频率分别为16.7%,24.0%和100%。毒力测定表明霜脲氰对甲霜灵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毒力都很强,而霜霉威对这两种菌株的毒力都很差,这说明甲霜灵与霜脲氰和霜霉威不存在交互抗药性;【结论】在中国普遍存在对甲霜灵产生抗性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霜脲氰与甲霜灵不存在交互抗药性且毒力强,可作为甲霜灵的替代药剂防治晚疫病。  相似文献   
38.
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茶氨酸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600、800、1 000 mg/L)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pH6~11时,pH值对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量影响不大;在温度303~323 K和茶氨酸质量浓度范围内,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吸附焓、自由能、吸附熵)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  相似文献   
39.
马铃薯黑痣病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为筛选出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生防作用的芽孢杆菌,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连作黑痣病发生严重的地块采集健康植株上的根际土,采用土壤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出6株对黑痣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菌株(抑菌带宽度6.0 mm),研究温度对生防菌株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降低,抑菌效果减小,温度为15℃时,菌株HN-Q-8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当温度降为10℃时,无抑菌作用。以形态学特征为基础,结合gyrB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筛选出来的6个菌株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防效试验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HN-Q-8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为52.72%~61.22%。  相似文献   
40.
马铃薯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及贵州省等地的16个马铃薯试验田采集根际土样,分离得到288株芽孢杆菌菌株。经筛选得到6株对尖孢镰刀菌马铃薯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NZ-4、NZ-5、NZ-6、HC-Z-18、HCY-5和HC-Y-16,其抑菌带宽度均达到6.6 mm以上,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0.0 mm。根据它们的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拮抗菌株NZ-4对马铃薯炭疽病和疮痂病、小麦根腐病等病原菌也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