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报春刺玫(Rosa primula)和单瓣黄刺玫(R.xanthina)储存花粉为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蔗糖、硼酸及Ca(NO3)2.4H2O浓度对两种刺玫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较高浓度的Ca(NO3)2.4H2O会抑制花粉萌发。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报春刺玫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20%蔗糖(质量分数,下同)+100 mg/L硼酸;适合单瓣黄刺玫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50 mg/L硼酸。  相似文献   
72.
73.
旨在研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D2与F对绵羊黄体(corpus luteum,CL)组织形态、生殖激素及其关键基因与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解析其在黄体退化中的相互关系及机理,为保证母畜连续性繁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将16只哈萨克绵羊随机分成4组,在发情周期的黄体期分别子宫肌内注射PGD2、PGF、PGD2+PGF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HE染色结合物理拍照对比处理前后黄体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P4、E2、PGD2和PGF浓度变化;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合成酶基因HPGDS、PGFS及其受体DP1、CRTH2、F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发现PGD2+PGF组中黄体退化效果最明显,随后依次是PGF组明显大于PGD2组。ELISA结果显示,随着处理后时间的推移,不同试验处理组中,P4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其中在PGD2+PGF组中该变化趋势最显著(P<0.05);但E2、PGD2和PGF浓度均呈现不同差异性变化,其中,PGD2+PGF组中PGD2和PGF浓度呈显著下降(P<0.05),PGF组中E2浓度呈显著升高(P<0.05)、PGD2浓度呈显著下降(P<0.05),PGD2组中E2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PGD2浓度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GD2+PGF2α组中HPGDS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GFS、CRTH2及FP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PGF2α组中HPGDS 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显著下调(P<0.05),其它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显著上调(P<0.05);PGD2组中HPGDS、DP1、PGFS及FP 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显著上调(P<0.05)。同时,在不同受体基因表达量检测时,发现PGD2组中DP1受体表达量显著高于CRTH2受体(P<0.05),而PGF组中CRTH2表达量则显著高于DP1(P<0.05)。综上,PGD2无论单独使用还是结合PGF使用,均能够促进CL的退化,尤其是二者结合时有明显的协同促溶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体内激素水平、关键合成酶及受体类型的表达有关,这为全面认识哺乳动物CL退化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高效繁殖技术(尤其是PGs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4.
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了开心果的枝叶、花、果实等的植物学特性,水热特性、土壤要求,根系等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主栽品种,以期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日光温室杏果实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日光温室与露地栽培的金太阳杏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可使杏果实发育的第一速生期、第二速生期延长,果实发育的缓慢生长期缩短,整个生育期较露地栽培延长了15d;日光温室内金太阳杏第一速生期的生长速率显著低于露地,第二速生期的累积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较低的夜间温度是造成温室内杏果实第一速生期较长、生长较慢以及果实个体较大的原因;日光温室内金太阳杏果实的横径、纵径与鲜果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乘幂回归关系(r=0.98**,r=0.99**);日光温室内金太阳杏鲜果质量与发育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Log istic生长曲线(r=-0.99**)。  相似文献   
76.
几内亚比绍是非洲极不发达的国家,自然条件较好,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田基础设施差,区域布局不合理,导致水稻产量低,品种纯度差,几乎没有开展农产品加工.中几建交后,中国一直向几内亚比绍提供农业援助,但效果并不理想.2010年8月,中国高级农业专家组深入几内亚比绍,对该国的稻谷生产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稻谷生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指出应将中国农业援助由无偿援助转变为“政府主持,企业主体,技物配套,产销一条龙”的形式.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索不同萌发状态小麦麸质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等主要致敏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醇溶蛋白、谷蛋白亚基的含量变化,为无麸质食品的研发和发芽小麦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控制发芽条件获得7种不同萌发状态的小麦,采用SDS-PAGE分析不同萌发状态小麦醇溶蛋白(Gliadins)、谷蛋白(Glutenin)的亚基组成变化,通过R5 ELISA和RP-HPLC进一步测定小麦发芽过程中麸质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的含量变化。【结果】以R5 ELISA法和RP-HPLC法两种方法可有效测定小麦中麸质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的含量,发芽处理对上述过敏蛋白及亚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麸质蛋白含量在发芽初期变化不大,后期显著减少;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变化不显著;α-/β-醇溶蛋白的相对含量在发芽过程中大幅度降低(从未处理小麦籽粒的41.85%降低到发芽处理后的31.51%—35.35%,P<0.01),γ-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从31.37%显著增加到发芽处理后的36.69%—39.02%(P<0.05);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ow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LMW-GS)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显著,HMW-GS略有减少,从8.66%(未处理组)降低到5.94%(芽长1/4),再回升到7.28%(芽长=籽粒长);LMW-GS略有增加,从8.30%(未处理组)增加到10.45%(芽长=籽粒长)。【结论】R5 ELISA法和RP-HPLC法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进行小麦致敏蛋白定量分析;发芽过程中小麦的致敏蛋白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发芽芽长达籽粒长1/2时,含有最多致敏肽的α-/β-醇溶蛋白下降尤为显著,提示小麦进行适度发芽处理可以降低致敏性。  相似文献   
79.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推广、国家经济水平的稳定增长和人们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禽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养殖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养殖户的养殖方式和养殖场的疾病防控措施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导致我国养殖业市场的畜禽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问题日益严重.做好畜禽养殖中的疾病防控措施对我国整个畜禽养殖业长期稳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解读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提出了如何从疾病传染的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来控制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80.
冯剑  王军  王雷  高尊华  杨恒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126-127,135
选取40组10个不同梯度三乙酸甘油酯含量的滤棒,分别检测其含量以及各项物理指标,分析探讨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含量与其物理指标单支质量、硬度、吸阻的相关性,得到各项指标设定值的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