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陕西省马头滩林业局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国有林场如何走出困境、持续发展的5项对策与建议:加强资金管理;更新职工观念,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产业结构,走林业产业化道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活立木市场.  相似文献   
102.
农业作为当今世界利用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食物与有机原料的一项基础产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本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适应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需要,解决农业生产能耗增加、成本提高及环境破坏等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突出问题。以生态型高效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运作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业的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所谓生态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接受,即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由于以现代化高新技术为依托,因而不能认为它是自然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回归,从生态农业注重多要素平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特征看,它也是一种可持续农业。从生态农业所依循的理论和方法角度可将其定义为: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各业比例,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农业生态体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的基础是建立起完整、科学、高效的生态物质循环利用系统,而这种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来实现的。由于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调控及对产品的期望不同,因而可以在某种意义改变食物链的方向和长度,从而建立起物质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一个系统的产出(废弃物)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统内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这样可以提高初级产品的转化利用效率,增加产品种类、产量和产值,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食物链加环技术,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控制食物链方向,使生物能量多级利用,有机废物再次循环,建立一个生产种类较多,食物链结构合理,能流、物流运动较快的生态经济系统。 1 几种常见的生态循环模式 1.1 作物、食用菌循环模式 利用大田作物的秸秆、谷物的糠麸、棉籽壳、甘蔗渣等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食用菌的菌丝体在生育过程中分泌的各种酶,又促进了有机质的分解。所产生的作物营养物质作为肥料施入土中,有利于增强土壤肥力和被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103.
漠斑牙鲆(Paralichys lethostigma ),又称南方鲆,隶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Paralichys ),是美洲25种鲽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大西洋美国北卡罗莱纳至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沿岸至墨西哥沿海,其肉质鲜美,比日本牙鲆更为细腻和富有弹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养殖潜力巨大,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漠斑牙鲆池塘养殖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Chinese chestnut yellow crinkle,CnYC)的病原菌及分类地位,探索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田间打孔吊袋输液的方法筛选农用抗生素.结果 表明: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病原菌为Candidatus P...  相似文献   
105.
106.
通过近年来在滇中地区的野外植物资源调查,根据6个样地的数据和文献资料,总结了滇中石灰岩山地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并比较分析了其生态适应性,以期初步揭示这一区域的植物区系特征,并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借鉴。维管植物总计有76科188属263种,其中乔木22种,灌木69种,草本150种,藤本22种,专性分布于石灰岩生境的有16种。  相似文献   
107.
菌棒补水催蕾是香菇栽培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手工补水催蕾劳动强度大、标准化程度低,明显影响香菇生产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香菇菌棒补水催蕾机械装备,对香菇菌棒专用补水催蕾机和传统手工补水催蕾方式进行应用效果比较的试验结果:应用补水催蕾机的注水量和补水后的菌棒重量一致性好,现蕾速度快,现蕾菌棒率高,当潮菇(第二潮)生育时间缩短4天,菇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提高,烂棒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8.
109.
本试验旨在探索4 ℃条件下蛋白的上样体积、流速和蛋白浓度对猪内脂素重组蛋白溶液中内毒素的去除效果和蛋白损失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商品化、修饰过的多黏菌素B为介质,特异性地去除蛋白溶液中的内毒素。在4 ℃条件下,选用不同的上样体积(6、8、10、12 mL)、流速(0.125~0.75 mL/min)和蛋白浓度(0.9、1.2、1.3、1.7 mg/mL)进行内毒素的去除,使用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定量测定内毒素含量,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进行蛋白浓度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4 ℃条件下,蛋白上样体积12 mL、流速0.125~0.25 mL/min时,内毒素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高达99.5%,内毒素的残余量(1 EU/mL)在生物安全范围以内,并且蛋白的回收率高达90~95%。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去除猪内脂素重组蛋白溶液中的内毒素,为该蛋白的相关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层建筑能为人民提供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将成为建筑的发展趋势.要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防安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消防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二部分为执行机构,即灭火及联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