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262篇
基础科学   228篇
  170篇
综合类   1454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635篇
园艺   257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研究表明无乳链球菌可以通过水体等媒介进行水平传播,而化学消毒剂可以抑制或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降低养殖水体中病原菌的丰度,对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合理使用消毒剂可以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食品安全以及增加经济效益。因此,筛选高效消毒剂对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市场上水产常用消毒剂种  相似文献   
112.
相对于传统配电网,主动型配电网可以合理利用其双向调度功能,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容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力公司的效益。以电力公司效益最大为调度目标,针对主动型配电网调度问题,该文计及输电和高压配电网网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微电网电源交互功率和分布式电源进行优化调度,同时确定最佳渗透率,不仅可以有效地削峰填谷,还可以根据最佳渗透率调整分布式电源的功率,使电力公司效益最大化。算例研究表明,电网中接在距离电源点较近的节点下的主动型配电网,通过该文提出的优化调度模型,得出渗透率为21.14%时,电力公司效益最高。该研究可为主动型配电网日前调度策略以及分布式电源最佳渗透率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苜蓿压捆过程中压缩与恢复应力传递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索苜蓿在压捆过程中,由松散状态压缩成草片时在压捆室不同位置的轴向应力变化规律及传递模型。以草片为研究对象,选喂入量为4 kg/次,在草物料压捆试验台上进行了5种截面的压捆试验。每种截面布设2套压力传感装置和3个位移传感器,由基于虚拟仪器的草物料压缩测试系统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记录了每次压缩时草片的压缩与恢复应力和位置、草片的压缩量及回弹量等数据。结果表明苜蓿在不同截面下压缩与恢复应力具有相同的传递规律,但截面尺寸影响草片的最大压缩应力和最小恢复应力的数值且为非线性关系。指出了由松散苜蓿压缩成草片所需要的压缩应力最大,是压捆机设计中的基本参数。揭示了草片最大压缩应力随位移的变化呈指数下降,在压缩室内草片(4~5个草片)的压缩应力较高,在捆草室内草片的压缩应力较低,建议压缩室长度为900~1 000 mm。草片最小恢复应力表现为随位移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位置时随位移的增加而下降。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苜蓿在压捆过程中压缩与恢复应力传递规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其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9091,说明压缩与恢复应力和草片的位置密切相关,模型回归效果较好。试验结果可为草物料压捆机的动力选择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农村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体量大、有机物浓度高,处置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现代农业的工厂化育苗需求大量的营养土,就地取土导致耕地退化。该研究利用功能微生物发酵淤泥制备育苗基质,研究不同菌株发酵基质的物理和生物学性状,基质培育西瓜苗的生长、生理参数和抗逆性能。结果表明:微生物处理均能够提升淤泥基质物理和生物学性能,同时能够提升育苗质量。其中Trichoderma harzianum T83(T83)、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IAE(BIAE)菌株发酵基质性能最好。相较于对照处理基质的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孔隙度,T83处理分别增加了64.25%、52.65%、45.05%、56.11%;BIAE处理分别增加了101.17%、45.43%、61.43%、38.14%。相较于对照处理西瓜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际真菌、细菌数量,T83处理分别增加了66.85%、52.07%、72.16%、43.13%、54.93%、110.62倍、1.63倍;BIAE处理分别增加了80.40%、57.34%、82.37%、54.88%、46.40%、67.26%、2.60倍、2.94倍。T83和BIAE处理西瓜苗叶片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显著增加,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真菌菌株T. harzianum T83和细菌菌株B. amyloliquefaciens IAE发酵淤泥,能够显著提升其农用品质,为淤泥高附加值化农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5.
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确定黄淮南部夏玉米产区机械化生产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2012—2013年同时在河南省方城县和辉县两个试验点设置大田试验,以高、中、低3种株高类型的玉米杂交种‘先玉335’、‘郑单958’和‘512-4’为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低:60 000株·hm~(-2);高:75 000株·hm~(-2))、5个行距配置方式(50 cm、60 cm、70 cm、80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距),研究了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条件下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密度种植条件下,高秆的‘XY335’和矮秆的‘512-4’均以60 cm等行距处理产量优势明显;中秆的‘ZD958’在辉县和方城分别以60 cm和70 cm等行距产量最高。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高秆的‘XY335’和中秆的‘ZD958’均以60 cm等行距处理产量最高;而矮秆的‘512-4’则以50 cm等行距种植产量优势明显,但与60 cm等行距处理差异不显著。植株氮积累量随行距的扩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60 cm等行距的氮积累量较大,低密度时显著高于80 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距处理,而高密度下与各行距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植株氮积累量对行距反应不同,高秆品种在行距间差异不显著,中秆品种80 cm等行距最低且与其余行距处理差异显著,矮秆品种50 cm和60 cm等行距氮积累量最高且与其余行距差异显著。两个密度种植条件下,籽粒氮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均随行距的扩大先升高后降低,在60 cm等行距处理达到最大值,并且均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氮肥偏生产力随行距的扩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 cm等行距处理较高,但在低密度下与其他行距处理差异不显著,高密度时与80 cm等行距处理差异显著。与其他行距处理相比,60 cm等行距处理具有相对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产量,能够较好地协调玉米土壤与植株的氮素吸收利用关系,兼顾不同株高类型玉米品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获得高产,可作为目前黄淮南部地区夏玉米统一的行距配置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6.
现阶段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日益引起广泛重视,但对边坡修复的生态效果评价则研究较少。本文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拟修复边坡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度量和评价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了生态修复边坡预评价的原则、对象和方法,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期通过对生态修复边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预评价的开展,填补理论空白,指导边坡修复项目的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117.
利用贵州松桃县牛郎监测点多年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对坡改梯工程种植农作物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提高,在降暴雨时,坡改梯工程保水保土效果更为突出;在黄壤地区采取坡改梯工程措施并配以适合的农作物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18.
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根据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合理分配和运筹肥料是关键技术。连续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水稻前期基蘖肥、中期长粗肥、后期穗肥施氮比例为8∶2∶0和施钾比例为10∶0∶0的习惯比例上,减少总氮量的12%,使前、中、后期用氮比例为8∶0∶2,用钾比例为3∶7∶0,有利于塑造一个稳发缓降的群体,提高水稻的群体质量,培育壮秆大穗而获高产,较习惯比例施肥增产13 4%。  相似文献   
119.
夏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完了夏玉米蚜虫、粗缩病、玉米螟、茎腐病等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0.
西安沣河1986-2009年水质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6-2009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A值)和变异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沣河水质近20年的时空变化,并对影响水质变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沣河近20年的水质变化可分为缓慢污染、快速污染、污染相持和污染改善4个阶段,2000年是水质变化趋势的转折点;②在水质演变的缓慢污染阶段,上游的水质好于中下游;在水质演变的快速污染与污染相持阶段,水质空间差异巨大,表现为从上游至下游污染明显加重;随着污染的改善,2005年以来,上、中、下游监测断面水质的差别大大缩小,2009年四个断面的水质A值分别为2.90、2.97、2.92、2.86;③工业、农牧业、生活污染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与水文气象因素相关性不明显;④大力压缩造纸厂削减工业污染是水质恶化趋势发生逆转的根本原因,同时农牧业、生活污染的迅速上升趋势受到一定遏制;⑤目前流域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牧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