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稻拔节前化控抗倒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矮壮丰与多效唑在水稻拔节前进行处理,试验表明,水稻拔节前使用矮壮丰能显著缩短第1、2节间的长度,对第3、4节间的长度也有一定的缩减作用;使用多效唑能缩短水稻的第1~4节的节间长度,剂量越大,降低幅度越大;多效唑在同一剂量下不同的使用方式即喷雾和毒土之间无显著差异。矮壮丰对水稻整株高度无明显降低作用,而多效唑能显著降低整个植株高度。植株高度与倒伏比例呈正比,即植株越高,水稻的抗倒能力越差。矮壮丰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而多效唑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验证丙硫菌唑新上市产品的防效和稳定性,进行了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和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扬花期2次用药以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750 mL/hm~2处理病指防效最高,达88.26%,氟唑菌酰羟胺次之;氟唑菌酰羟胺扬花期1次用药病穗率和病指防效低于2次用药,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用药防效无明显差异,对赤霉病菌及其他次要病害的保护时间较长,可作为赤霉病防治替代或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8%炔草酸EW对小麦田硬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8%炔草酸EW不同剂量与当地常规药剂配方对小麦田硬草的防效比较。结果表明:药后30 d,8%炔草酸EW 80 ml/667 m2即可达到常规药剂配方防除效果,校正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在85%和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三色源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色源菌剂是一种新型的调节水稻生长的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水稻生长的微循环状态,促进水稻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解P解K固N,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功效.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效用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本研究比较了几种药剂对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技术。结果表明,75%三环唑WP 30 g/667 m~2和40%稻瘟灵EC 100 m L/667 m~2防治叶瘟的效果较好,75%三环唑WP 30 g/667 m~2和27%三环己唑醇SC 80 m L/667 m~2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同时发现叶瘟的防治力度也会影响后期穗颈瘟的发生程度。因此,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应着重于前期叶瘟病,后期可减少穗颈瘟的打药次数,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减少水稻的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低龄期用药防治,48%毒死蜱(猛清)80 m L/667 m~2和稻腾30 m L/667 m~2均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40%噻虫·茚虫威20 m L/667 m~2和16%甲维·茚虫威12 g/667 m~2处理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次之,但持效期较长,其他处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8%氰烯菌酯·戊唑醇、32%丙硫菌唑·戊唑醇、1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2%丙硫菌唑·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而且小麦色泽金黄,颖枯很少;而生物制剂木霉菌和1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差。10%井冈霉素对氰烯菌酯与戊唑醇的复配配方有一定增效作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0 mL/667 m~2的防效略好于25%氰烯菌酯SC 10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复配的防效,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60 mL/667 m~2的防效明显好于25%氰烯菌酯SC 10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复配的防效。另外,常规使用的配方40%多菌灵SC 13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和25%氰烯菌酯SC 10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mL/667 m~2之间防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