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该研究主要分析糯玉米/大豆间作对鲜食糯玉米及鲜食大豆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虽然间作糯玉米和大豆的鲜产分别较单作下降21.20%、31.05%,但间作土地当量比(1.48)大于1,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糯玉米/大豆间作对糯玉米的多数性状有提高作用,而大豆的多数性状则有下降趋势.各模式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是:糯玉米/大豆间作、糯玉米单作、大豆单作.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利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不同浓度、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甲酸乙酯对菜豆象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选用浓度为45μL/L处理24 h或50μL/L处理12 h,均能使其成虫达到90%以上的死亡率,说明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菜豆象的熏蒸效果随熏蒸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各虫态耐药性比较表明:甲酸乙酯浓度的高低对菜豆象各虫态耐药性影响较大,低浓度下卵的耐药性最差,而高浓度下成虫和卵的耐药性最差。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灯光诱捕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9-2013年贵州道真县褐飞虱种群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灯下褐飞虱始见日和高峰频次波动较大,2011年单日最大诱虫量达11243头,分别是2009年、2010年和2013年的32倍、21倍和10倍; 2012年单日最大诱虫量仅为90头。2010、2011年早栽稻田褐飞虱发生量与晚栽田的基本持平,而发生高峰日迟于早栽田; 早栽田长翅、短翅成虫发生量均低于晚栽田,2010年褐飞虱发生高峰日集中在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发生量小于500头/百丛,2011年褐飞虱发生高峰日集中在7月中旬和8月下旬,发生量小于1000头/百丛。结果表明褐飞虱在道真县可发生不完全6代; 2010、2011年道真县褐飞虱为轻发生(Ⅰ级)或偏轻发生(Ⅱ级)。  相似文献   
34.
为进一步研究半胱胺盐酸盐促生长及提高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率的作用效果.选择日龄相近,体质量一致,健康的180头杜×长×大生长猪,阉公、母各半,平均体质量(26.6±0.22)kg,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阉公、母各2头),每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400 g/t 30%半胱胺盐酸盐,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400g/t30%半胱胺盐酸盐+30 kg/t沸石粉.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显示,平均采食量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比对照组分别改善-1.48%(P=0.874)和0.2%(P=0.808);平均增质量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比对照组分别改善+7.02%(P=0.117)和-0.38%(P=0.474);平均料重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比对照组分别改善-8.12%(P=0.035)和0.22%(P=0.379).综合考虑采食量、增质量及料重比等生产性能因素,可得出结论:在同等营养水平下添加30%半胱胺盐酸盐,可显著提高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在降低营养水平(额外添加30 kg沸石粉)情况下添加30%半胱胺盐酸盐,生长猪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同,但大幅节约了饲料资源,并且每吨饲料中添加30kg沸石粉对生长猪采食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5.
高海拔粳稻区650kg/667m^2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百亩连片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对云南省丽江市高海拔粳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方案进行单项技术分解,组装配套形成了"壮秧、扩行、浅插、调肥、控水"为核心的"十字"栽培方针,从而形成了适于云南省同类高海拔粳稻区应用的单产达650 kg/667 m2以上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应用该技术体系可大面积增产15%~28%。  相似文献   
36.
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夏玉米、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分析积温变迁及其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年为一时间段进行考察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1967年以来套种夏玉米生育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逐渐增加,≥2700℃·d积温年份几率为100%,麦田套种夏玉米积温浪费现象严重。夏玉米早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最近20年来夏玉米早直播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保证率为100%。夏玉米晚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10年以来保证率为100%。夏直播完全可以满足夏玉米中晚熟品种正常生长发育对积温的要求。自1967年以来,冬小麦播种至越冬期每10年平均冬前0℃以上积温、0℃以上〉1700℃·d年份几率、≥750℃·d年份几率、≥800℃·d年份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以上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麦田适宜播种时间应推迟到10月5日至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年宜推迟至10月10日,偏春性、半冬性品种在上述各适宜播种时间的基础上再推迟5d,以便有效预防冬前旺长。  相似文献   
37.
将280只50周龄健康、生产性能相近的黑羽绿壳蛋鸡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益母草粉,观察其对黑羽绿壳蛋鸡血清生化指标、血液激素及卵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绿壳蛋鸡日粮中添加1.0%和1.5%益母草粉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雌二醇(E2)和促卵泡激素(FSH)含量,增加卵巢相对重量。益母草可以影响脂肪代谢,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最适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包膜控释尿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硫包膜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它们在壤土与黏土中养分释放的规律。[结果]硫包膜尿素前期(10 d之前)养分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树脂包膜尿素,而后期(30 d之后)养分释放速率则低于树脂包膜尿素,可见树脂包膜的控释效果较硫包膜好。2种包膜尿素在壤土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均高于黏土,说明土壤类型对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有显著影响。[结论]树脂包膜尿素适于壤土和黏土类型中施用,硫包膜尿素较适于在黏土类型中施用。  相似文献   
39.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义县、北镇市,医巫阁山东、西坡,区内山高坡陡,岭谷相间。按中国自然区划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热、湿度大、降水集中,但分布不均,多为偏南风;冬季严寒干旱降水少,多为偏北风;春秋两季相似,升温和降温都较快。保护区年平均气温8.2℃,最高9.2℃,最低7℃,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0—600mm,日照时数2800h,日照百分率65%。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区气候的考察,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浅析如何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烤烟上部叶可用性差的问题一直是行业内比较关注的热点,其限制了国内卷烟大品牌的发展。通过对影响烤烟上部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认为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必须将烤烟生产技术、烘烤调制工艺以及经济政策等各环节系统地结合起来,并且根据每个烟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烘烤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提高该地区上部叶可用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中国烟草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期望能为行业同仁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