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武川原种基地,对各级种薯生产技术及其良繁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明确:在开放条件下生产脱毒小薯(原原种),产量可达8073~9465kg/hm2,种薯产量和质量不低于温、网室生产的脱毒小薯;不同薯重的脱毒小薯旱坡地直播效果,以10g和8~10g薯重的效果好,产量和商品率均高;1级种薯在不同旱地类型种植的增产效果,以旱滩地的产量最高,其次为旱坡地,分别比对照(未脱毒)增产71.28%、171.28%;8月上旬为有翅桃蚜迁飞盛期,从7月上旬迁飞初期开始喷药防蚜,防治效果显著;在乌盟后山半农半牧地区以原原种、原种、1、2级种薯建立的3级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符合该地区的生产实际,能达到留种和保种的快速、优质、高产、低成本的效果。经过6年示范推广,现已在武川等3个旗县普及,累计各级种薯种植面积达到2.32万hm2,平均单产3万kg/hm2左右,生产出各级种薯及商品薯6985万kg,累计创造社会财富7150万元。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农业规模化经营及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平均年龄为50.7岁,调查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户平均耕地面积为113.11亩,农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区旱作耕地面积约占40%,已配套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耕地面积约占25%,农田水利建设在该地区已见成效,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依据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对未来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3.
不同清洗方法对蔬菜表面农药残留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清洗方法对蔬菜表面农药残留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性检测法对经过不同方法清洗的青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几种不同清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去除残留的农药,经检测发现,酶抑制率降低0.04%~3.05%,其中淘米水浸泡处理后效果最好,酶抑制率降低了3.05%。  相似文献   
64.
1选择采摘和重栽、重收 常规方法1株脱毒苗1次栽苗收获1次脱毒小薯,为了探讨增加脱毒小薯数量和产量又节约脱毒苗的途径,1993~1994年,唐洪明等[1]通过试验认为:第二次收获比第一次收获的薯块个数多,且较重,在春夏收获时更为明显;第一次收获平均每株结薯0.5~1.0个,第二次2~3个,第三次1~2个,故他们认为:根据植株生育状况,可收获2~3次,每次收获后要加强管理,以恢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