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1997年开始进行冷季型草坪杂草化学除技术研究,阔叶杂草在2-4叶期和72%的2,4-D丁酯乳油防,防除效果可达92.4%,禾本科杂草用拉索,扑草净,乙草胺,氟乐灵进行播前诱杀防除,防除效果分别可达84.6%、65.9%,51.8%和45.0%。  相似文献   
52.
油松种子园甘肃鼢鼠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化学防治为开端,迅速压低鼢鼠口密度,以人工机械捕杀残留鼠,生物措施巩固防治效果,使害鼠种群数量始终维持在经济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53.
林区鼠害的无公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因子的控制作用,依靠调节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相对量,控制害鼠的种群数量,达到降低鼠害的目的。应用林业生态措施、生物措施和无公害化学药剂对林区鼠害进行治理,从而使害鼠管理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逐步实现害鼠综合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4.
大戟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大戟对小鼠的毒性。结果表明,饵料中大戟根茎样品含量为20%、15%时,对试鼠的毒杀率分别为60%和30%,死亡试鼠取食样品的最小量为1.71 g,相当于75.63 g/kg体重,平均155.60 g/kg体重,最大为309.58 g/kg体重;大戟茎叶对试鼠无毒杀作用。采用灌胃法测得大戟根茎对试鼠的致死中量(LD50)为19.56 g/kg,与饲料混毒法测定的死亡试鼠的最小取食量75.63 g/kg差别较大。以家鸡进行二次中毒试验,试验过程中无死亡现象发生。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张宏利等大戟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相似文献   
55.
在农林害鼠种群动态和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法,组建了修复子系统、生物控制子系统和气候子系统模型,讨论了各子系统在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中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6.
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RPA)进行蘸浆造林,能有效驱避害鼠对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抗旱能力。研究表明,应用RPA对落叶松进行蘸浆造林,苗木定植后第1年的净生长量为7.98cm,第2年为17.89cm,分别比对照高出1.81cm和10.16cm;苗木定植2年后,处理区落叶松由鼢鼠引起的死亡率仅为1.0%,而对照区死亡率平均达33.0%;处理区内苗木因干旱引起的死亡率为4.0%,而对照区为20.0%。  相似文献   
57.
氧化槐果碱的提取分离工艺及其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0%的酸性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乙醚分级沉淀、丙酮重结晶的工艺方法,从苦参中分离得到氧化槐果碱单体。以小鼠为试鼠进行毒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鼠的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48 h内,48 h后无试鼠的死亡现象。试鼠对氧化槐果碱的耐受量为25~150 m g.k-g 1,致死中量LD50为81.00 m g.k-g 1,LD50标准误差3.68。氧化槐果碱毒性较低,致死中量适宜,可以作为杀鼠剂使用。  相似文献   
58.
林区甘肃鼢鼠危害的主要特征及生态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笼养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对甘肃鼢鼠取食特点、危害特征以及鼠口密度与林分郁闭度和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树根、杂草单独喂养时,鼢鼠对树根的取食量随时间延长迅速减小,但对杂草的取食量随时间变化甚微;用杂草喂养的甘肃鼢鼠可正常存活,而用树根喂养存活时间不超过10d。直根性杂草不仅是鼢鼠的主要食物,而且其根系生物量与鼢鼠密度直接相关,表明直根性杂草是鼢鼠数量分布的限定性因素。甘肃鼢鼠对树木根系的取食只是在食物不足情况下逼迫所致。甘肃鼢鼠对林分的危害程度及其鼠口密度与林分郁闭度成反相关。甘肃鼢鼠对幼树的危害集中在春、秋两季,但以春季为主。害状多在5月上旬出现,被害油松针叶发黄、似火烤状。以调控食物来源为基础的生态措施,对甘肃鼢鼠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翻耕抚育可使鼢鼠密度下降73.1%,人工或化学除草可使鼢鼠密度下降79.36%、树木被害率下降81.32%,林间套种荏子可使甘肃鼢鼠密度下降87.01%、被害率下降95.23%。  相似文献   
59.
牛心朴杀鼠活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试管和圆形滤纸预试法初步确定了牛心朴(Cynanchum komarovii)乙醇提取液中含有生物碱、酚类物质、鞣质、皂甙、黄酮、甾体(或萜类)、糖、多糖(或甙类)和强心甙等成分。杀鼠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在饵料中的含量为15%时,小白鼠的平均食毒量为39.04g/kg,对小白鼠的毒杀率为100%;饵料中牛心朴粉的含量为15%和10%时,小白鼠的平均食毒量分别为26.61g/kg和29.27g/kg,对小白鼠的毒杀率分别为100%和90%;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基本包括了牛心朴杀鼠的活性成分,且适口性较原粉为好。  相似文献   
60.
陕西吴旗县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方法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对吴旗县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障碍因素、实施的具体方法、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抓住兑现机遇,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人均基本农田达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后的粮食安全.并建议从当地实际出发,对生态林草和经济林草的种植比例、规格和验收标准作适当调整,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结合起来,使退耕还林、还草更能符合当地实际.同时尽快制定并颁布有关林草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配置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使林、草管护工作尽快步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