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2007年和2008年对福建省主要旱作马铃薯和大豆新品种抗病性室内鉴定综合评价结果:供试的12个马铃薯新品种中,对晚疫病表现为抗的品种有泉云3号和坝28,中抗的品种有克山和福克212;供试的9个大豆新品种中,对炭疽病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沪选25—19和农青1号。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对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SA适合病菌生长.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 -30℃,最适温度均为28℃;pH 4-11适合其生长和萌发,最适pH均为6.病菌在PSB培养液中培养13 d的菌丝干重最大(16.48 mg·mL-1),培养9d的分生孢子数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木薯杂交种子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为木薯育种及种质创新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的木薯华南5号(SC5)杂交种子组织为外植体材料,包括未成熟种子子叶(a1)和胚芽(b1)、成熟种子子叶(a2)和胚芽(b2)及诱导萌发种子子叶(a3)、胚芽(b3)和胚轴(c3),利用不同外源激素诱导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子叶器官形成、不定芽(茎叶器官)发生和生根,并比较不同外源激素的诱导效果.[结果]利用基本培养基(M1)预培养外植体材料可有效控制其污染率(<5.00%),保持其生物活性(>90.00%),预培养材料的褐化率比对照(未预培养, CK)降低30.00%~40.00%,且预培养的子叶(a)、胚芽(b)和胚轴(c)膨大率分别比CK提高6.67%~13.33%、6.67%~50.00%和20.00%.利用4.00 mg/L 2,4-D和12.00 mg/L Picloram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结果发现胚芽出胚率较高,胚轴次之,子叶较低;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出胚率高于成熟度低的种子材料;4.00 mg/L 2,4-D诱导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效果优于12.00 mg/L Picloram.0.10 mg/L BAP和1.00 mg/L NAA均可诱导体细胞胚胎分化、增殖,但0.05 mg/L BAP+0.50 mg/L NAA诱导下a、b和c体细胞胚胎增殖率均比单独添加0.10 mg/L BAP或1.00 mg/L NAA显著提高(P<0.05,下同).a2、a3、b1、b2、b3和c3的不定芽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40.00%、53.33%、70.00%和13.33%,即对于同一组织,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体细胞诱导不定芽发生效果优于成熟度低的种子材料,且不同成熟度的种子均以b最优.a2、a3、b1、b2、b3和c3的生根率分别为23.33%、23.33%、16.67%、30.00%、56.67%和0,其中b3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材料,a2、a3、b1和b2的生根率无显著差异,也表现为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比成熟度低的种子材料更易诱导生根,发育更好.7种不同成熟度的杂交种子材料组织中,a2、a3、b1、b2和b3经体细胞诱导获得再生植株,成功率为71.43%.[结论]通过预培养可有效防止木薯杂交种子组织褐化,提高其膨大诱导效果.在木薯生产中,应在培养基中添加4.00 mg/L 2,4-D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混合添加0.05 mg/L BAP和0.50 mg/L NAA进行体细胞胚胎增殖培养,且应选择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如萌发种子胚芽等)作为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44.
福建省鲜食玉米小型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丝状真菌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明确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可以为鲜食玉米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福州、莆田、漳州、南平和宁德5个地区采集的玉米病叶上典型的小型病斑(病斑长度5mm)进行病菌分离和纯化,结果共获得103株单孢分离菌株。初步形态学观察后选取其中的8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发现有5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小斑病菌的形态特征相似;而另3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形态特征极其相似。8个菌株接种感病玉米品种后出现了与田间相似的叶斑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中有5个菌株鉴定为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2个菌株为玉米新月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1个菌株为画眉草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eragrostidis。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为B.maydis、C.lunata和C.eragrostidis。其中C.eragrostidis引起玉米叶斑病在福建省属首次报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菌株对8个不同玉米品种的毒力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45.
牛焦虫病又叫巴贝斯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牛的血液原虫病.因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传播媒介蜱的滋生和消长密切相关,因此有一定的地区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46.
枇杷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福建省主要果树之一。据2008年统计,福建省栽培面积约3万hm^2。由于福建省属多雨的亚热带气候,且大面积种植单一、不抗病的枇杷品种,枇杷病虫害发生普遍且严重,给枇杷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枇杷生产上缺乏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本研究调查了枇杷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发生原因,总结了枇杷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7.
根据GenBank中绵羊、牛的Hairless和β-actin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皮肤组织总RNA,经反转录RT-PCR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与pG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10,质粒提取后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获得阳性Hairless、β-actin重组质粒;将阳性重组质粒按103~107拷贝/反应梯度稀释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软件自动生成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产物熔解曲线峰值单一,说明引物特异性高,且无引物二聚体;Hairless和β-actin基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8、r2=0.999,说明线性关系好。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质粒9次同条件扩增Ct值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且变异率小于6%(107拷贝/反应除外),说明标准曲线重复性好。试验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Hairless、内参基因β-actin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绒山羊Hairles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理论应用到管道清管综合评价中,建立了管道清管的层次分析模型,运用群组评判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计算方法,得出各参评专家的可信度;基于专家的可信度计算指标权重集以及求解模糊统计方法下的隶属度;根据建立的因素集、评价集、隶属度函数和权重集,采用加权平均型的模糊合成算子实现了对管道清管的综合评判。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专家之间的差异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可靠,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可用于不同清管方案的优选。  相似文献   
49.
枇杷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枇杷炭疽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为25℃;pH值为4~12,最适为6;光照条件下病菌菌丝生长速率高于黑暗条件;病菌生长较适合的碳源为蔗糖、乳糖和葡萄糖.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25%丙环唑EC、45%多菌灵·咪鲜胺WP和10%世高可分散粒剂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06 5 mg·L-1、0.010 9 mg·L-1、0.026 6 mg·L-1和0.031 6 mg·L-1,50%多菌灵WP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4.098 6 mg·L-1.  相似文献   
50.
福建省枇杷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福建省枇杷11种真菌性病害,其中叶部病害7种,果实病害4种,发现国内未报道的枇杷新病害2种(果实心腐病和青果白粉病)。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叶灰斑病和果实炭疽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均普遍发生且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