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调查研究表明,根结线虫病已经成为陕西省猕猴桃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陕西关中地区1年发生4-5代,在陕西南部地区1年发生5-6代。根结线虫自身繁殖力强及对低温的生态适应性是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发生成灾的主要内因;猕猴桃带(虫)病苗木的远距离移栽、症状隐蔽难以识别、大面积种植使用感病品种及砧木、有效防治技术缺乏是导致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危害成灾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陕西省甘薯病毒病害发生范围及严重程度等,以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榆林、商洛、安康和宝鸡等7市采集到的98个疑似甘薯病毒病害样品,用多重RT-PCR检测方法对甘薯病毒病害(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 SPVD)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病毒总检出率为52.04%,38个样品检测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占38.78%;25个样品检测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占25.52%;检测到病毒的51个样品中,有38个样品为单一病毒侵染,13个样品为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即SPVD检出率为13.27%;除咸阳市没有检出SPFMV-CH2株系外,其余6个地市均检测到SPCSV及SPFMV-CH和CH2株系。46个育种材料中,2个材料检测到SPCSV,检出率为4.35%。说明SPVD已在陕西省普遍发生,且发病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3.
为了筛选A、B型腐烂茎线虫最优培养材料,利用轮枝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秦薯5号、烟薯25号做为培养材料,分别接种500条、1000条、2000条A、B型茎线虫,28℃黑暗培养35d。结果表明:随着接种量增大,繁殖量呈增加趋势,即接种2000条时,繁殖量最大。 A型茎线虫在烟薯25号上繁殖能力最强,平均线虫数为95164 ,繁殖倍数为55,雌雄比为1.52, B型茎线虫在烟薯25号及轮枝镰刀菌上繁殖能力较强,平均线虫数为77157,65717条,繁殖倍数为39,33,雌雄比为1.49,1.36。不同生物型线虫在不同培养材料上繁殖力有差异,且雌雄比与繁殖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4.
旨在克隆大灰象甲Sympiezomias velatus的Orco基因,明确其分子特征及其组织表达谱。通过分析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并利用RT-PCR克隆出大灰象甲Orco基因,对大灰象甲Orco蛋白进行结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并采用qPCR测定Orco基因在大灰象甲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克隆获得大灰象甲Orco基因并命名为SvelOrco(GenBank登录号:OM417062),其开放阅读框长1 449 bp,编码482个氨基酸。预测SvelOrco蛋白的分子质量为53.49 ku,等电点为5.66,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有7个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灰象甲与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亲缘关系最近。qPCR结果显示:SvelOrco主要在大灰象甲成虫触角上表达,雄虫触角表达量最高,是雌虫触角表达量的1.22倍,SvelOrco在翅部也有少量表达,在头、胸、腹和足的表达量极低。  相似文献   
35.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被列为进境检疫有害生物,是陕西省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大发生之后的又一种灾害性病毒病,目前已广泛分布于陕西省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以关中地区发病株率和严重度最高,产量影响最大,陕南次之,陕北地区发生最轻。不同种植茬口发生差异明显,以早春茬发生程度最轻,秋延茬和越冬茬次之,越夏茬发病株率最高,产量影响最大;管理粗放,传毒介体数量大,发病株率高,发病严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番茄品种抗病性无明显差异。在防治上以无病种苗使用为基础,以控制传毒昆虫为核心,控制番茄斑萎病毒病在陕西省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