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8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通过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抗油脂氧化及对方便面抗氧化保鲜的试验研究,和对茶多酚的抗氧化特性及优选抗氧化工艺、增效剂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对色拉油和方便面抗氧化效果明显,柠檬酸对茶多酚抗油脂氧化有协同增效作用,食品因性质和加工工艺不同,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能起到抗氧化作用,从色拉油及方便面的加工工艺、质量、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茶多酚的添加量以5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2.
茶多酚类毒理学试验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纯度(含量大于90%)茶多酚类(TP)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并对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作了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小鼠口服LD_(30)=2496±326mg/kg.蓄积性试验表明,有中等蓄积性.Ames试验,骨髓PCE微核率的测定,骨髓细胞SCE的测定,果蝇SLRL诱变性试验等遗传毒理试验均为阴性.以0.1%浓度饲喂小白鼠六周后,小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体重、肝重、胸腺和脾脏的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雌雄小鼠均无显著差异.肝、脾、胸腺等器官体重比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饲料中TP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试验表明,TP作为食品添加剂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83.
气相色谱分析遮荫茶与露天茶的香气组成,结果表明:露天茶不含β-檀香醇和苯甲酸及其所生成的酯,除低级脂肪族化合物含量较高外,其他香气成分遮荫茶比露天茶明显提高。其中芳樟醇、橙花醇、香草醇。香叶醇及其环化生成的萜品烯和醇等单萜烯类提高1.39~1.53倍,茉莉酮及其甲酯提高1.70~1.85倍,百里香酚提高3.64~11.26倍。两种覆盖处理相比,简易草覆虽含有较高的芳香族化合物和茉莉酮、芳樟醇、百里香酚等芳香成分,但大棚草覆茶的萜烯总量、紫萝酮系化合物、香豆素、十八烷醇以及高级脂肪酸的酯含量较高。这些增香剂以及定香剂使后者的香气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84.
采用脂类、蛋白质和DNA为研究对象,以香烟烟雾、重金属离子和辐照为损伤诱导手段,利用自旋标记电子顺磁共振和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茶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茶多酚(TP)对自由基诱发下生物大分子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P可抑制气相烟自由基引起的膜脂类分子的过氧化,维护细胞膜的流动性;一定浓度范围内的TP可抑制Cr ̄(6+)参与的膜蛋白巯基构象变化;TP能防止由 ̄60Coγ辐照诱发的DNA损伤。这些效应均与TP强清除自由基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小种红茶烟熏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种红茶,是福建特有的一种带有熏烟风味的外销红茶,深受国外某些特别是高层消费者所嗜饮。当前,食品风味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有关小种红茶烟熏风味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试验试图通过小种红茶特异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弄清它的风味特性,为提高品质,发展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村料与方法(一)材料 试验材料为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提供的小种红茶——正山小种出口样,对照样为  相似文献   
86.
茶叶防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朴宰日  杨贤强 《福建茶叶》2001,387(1):42-43
1998年11月上海茶叶学会联合预防医学会和抗癌学会在谈家桢院士主持下,召开了《茶与抗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发表或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关于茶及其有效成分抗癌及相关论文共49篇,特别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韩驰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茶叶防癌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当前茶叶防癌的研究进展,现将资料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技术措施对茶树碳氮代谢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秋冬施肥可增强茶树冬春季的光合强度;钾素能增强光合产物运转速度,提高光合产物利用率;头茶后适当修剪能提高夏茶品质,而修剪应选择在体内营养物贮藏较多时进行,春茶后不宜重剪;在茶树体内贮藏物质丰富时施用赤霉素(GA)才能促进新梢的生长,否则将产生不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茶多酚对家兔肾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茶多酚对C BSA和Masugi肾炎模型及水负荷家兔的疗效。结果表明 :茶多酚高(30 6mg/kg)、中 (10 2mg/kg)、低 (34mg/kg)剂量都明显降低两种肾炎模型兔的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含量 (P <0 0 5或P <0 0 1) ;降低C BSA肾炎兔的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含量 (P <0 0 5) ;减轻肾小球肿胀、细胞增生、血栓形成及白细胞浸润 ,修复肾小球病理改变。茶多酚对水负荷兔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P <0 0 5或P <0 0 1)。茶多酚的上述效果强于对照 (地塞米松或氢氯噻嗪 ) ,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0.
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茶叶具有抗衰老、抗突变、抗辐射等奇效。当今,世界性的饮茶面在扩大,饮用量在增加,并随着茶叶食品的发展,茶叶将成为现代的保健食品之一。但在医学、营养学界常常在书刊上提出一些糊涂的见解,有损茶的声誉,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