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少林禅武思想作为“他者的视角”对空中极限运动的内在价值进行诠释,将西方哲学视域下的“自我肯/否定”补充和升华至无念无住的无我之境,为生活在“常人”世界的当代人通向本真之路另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52.
冀东地区僵蚕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蚕是常用大宗药材,主要来源于蚕茧生产过程中僵死的病蚕,产量和质量极不稳定。分析认为冀东地区基本具备了僵蚕专业化生产的条件,僵蚕生产技术基本成熟,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3.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从河北省承德地区采集到寄生于桑树树干的野生粗毛纤孔菌并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对人工培养各阶段粗毛纤孔菌生长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的结果是:(1)在野生粗毛纤孔菌的菌种(母种)分离培养阶段,用25μg/m L氯霉素溶液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菌种分离培养过程的细菌感染;(2)原种培养阶段,当菌丝生长至2 cm厚时通过人工拍瓶混匀培养基可显著加快原种菌丝的生长,菌丝长满培养瓶的时间较未经混匀处理的缩短约5 d,且用谷粒培养基较麦粒培养基更为适用;(3)栽培生产子实体阶段,采用桑枝培养基较桦木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产量,其中用1年生桑枝培养基培养比用多年生桑枝培养基培养的子实体产量高,多年生桑枝+棉籽壳培养基可以加快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速率,但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在桑园中以桑树行间搭建小拱棚进行的粗毛纤孔菌栽培试验中,用新桑枝培养基培养的菌袋在树阴下(最大光照强度为1 800 lx,温度20~33℃,相对湿度80%)成功培养出子实体。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可以采用桑枝培养基在室内和室外进行粗毛纤孔菌的人工培养。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参考。试验设对照组和热激组,每组选取五龄第3天家蚕幼虫各30头(雌雄各占1/2),在40℃条件下分别热激处理0、10 min,然后利用双向电泳、Pro-Q Diamond染色、质谱技术对表达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银染图谱30 ku区积累了大量蛋白,经Pro-Q Diamond染色后发现它们属于磷酸化蛋白。2)经过多次取样和质谱鉴定,最终获得了3个30K蛋白,分别是PBMHPC-6、PBMHPC-19和PBMHPC-12。3)热激处理10 min后,3个30K蛋白的表达量与热激处理0 min相比显著上调(P0.05)。由此得出,五龄家蚕血液富含30K蛋白,它们不仅在脂质运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可能参与热激应答。  相似文献   
55.
根据野生和人工种植的野罂粟调研观测,研究了野罂粟开花规律、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以及野罂粟的花期调控方法和采种方法。  相似文献   
56.
近10年来,山西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以培育森林资源和调整林种结构为重点,加快“两大体系”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林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适应性、灵活性差等问题。比如:开放程度不够,比较效益偏低,林业无形资产有形转化率低下,投资力度不够,体制机制僵化等。创新林业发  相似文献   
57.
桑叶作畜禽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畜牧产品是维持人类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主要来源,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常规饲料源日益紧张,因此人们正在寻求新的饲料源.桑叶作为一种主要的蚕业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8.
野罂粟种子形态、品质与萌发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连续2年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等情况的研究,初步探明野罂粟种子的形态、品质与休眠、寿命.野罂粟种色黑褐,状如微宿腰果,平均种长0.92 mm,腰宽0.40 mm,厚0.38 mm.单果平均产成熟种子1 746粒,不受精率18.8%.种子净度95.17%,千粒重79.6 mg,含水率4.81%,萌发率97.0%.野罂粟种子有休眠期,不同季节成熟的种子休眠期长短不一,夏熟种休眠期约2个月,秋熟种约1个月;野罂粟种子的自然寿命为20个月,半活期380 d;人工加速老化处理 8 d完全失去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野罂粟种芽低温发育情况、叶片冰点及单株野罂粟受冻害后活力恢复情况的研究,了解到其种芽可以在3.0~5.0℃低温范围内进行根、茎、叶分化生长。单株野罂粟芯部嫩叶和外部老叶的冰点不同,芯部叶片冰点为-6.0℃,外部叶片冰点为-5.0℃。历经一夜低温冻害后,外部老叶受冻枯萎,不能恢复活力,而芯部叶片仍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60.
野罂粟人工播种及移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野罂粟从海拔1010m的地区引种到海拔360m的试验园圃进行人工种植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深度以8nm为宜;播种量8g/m^2。野罂粟在舂、夏、秋3季播种均可出苗生长,但以春秋播种为宜。春播苗1年内能完成群体开花、采种过程;秋播苗翌年比春播提早2个月开花;夏播苗遇高温多雨,长势最差。带土坨移植野罂粟幼苗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