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壤高温还原消毒法克服草莓黄萎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莓黄萎病病原属尖镰孢菌属镰刀菌,长期处于旱生条件下,对氧气有一定的喜好性.草莓采收结束后在土壤中撒施米糠,地表覆盖薄膜密闭,通过米糠发酵来消耗土壤中的氧气,使土壤造成一个缺氧的状态,结合夏季高温处理,可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3年昆明市西山区认真抓好食用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强化宣传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检查督导等有效措施,现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锥栗不同农家品种在栗疫病抗性、果实主要表型性状及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差异情况,筛选出对栗疫病有较强抗性且果实品质表现优良的农家品种,从而为锥栗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锥栗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核糖体DNA-ITS序列鉴定,在此基础上,对17个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和果实表型性状指标(包括栗疫病染...  相似文献   
14.
FT-NIR法测定青烟叶品质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漫反射技术对青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尼古丁、总氮、总氮等5种主要品质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建立关系模型,经内部交叉证实验证模型并预测样品,结果为:总糖、还原糖、尼古丁、总氮、总氯等各组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7.93%,97.01%,97.43%,98.96%,95.06%;近红外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78%,5.64%,4.15%,3.86%,18.60%.该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制样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可初步用于青烟品质参数的快速定量分析,并且测试对象可以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植物-基质组合对农田退水的净化效果。【方法】以独流减河-八排干农田退水为研究对象,研究植物-基质组合系统中的植物种类和种植密度、基质材料和填充率、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技术参数对农田退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植物-基质组合系统(水葱+鸢尾、沸石+火山岩)能够有效净化独流减河-八排干农田退水水质,形成相对丰度较高的脱氮除磷微生物菌群,在HRT=3 d的运行模式下,连续运行10个周期(累计30 d)对氨氮(NH4+-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74%、49.94%、89.03%。【结论】八排干人工湿地建成后,在植物-基质组合系统中植物、基质、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为华北地区农田退水净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漫反射技术对青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尼古丁、总氮、总氯等5种主要品质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建立关系模型,经内部交叉证实验证模型并预测样品,结果为:总糖、还原糖、尼古丁、总氮、总氯等各组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7.93%,97.01%,97.43%,98.96%,95.06%;近红外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78%,5.64%,4.15%,3.86%,18.60%.该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制样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可初步用于青烟品质参数的快速定量分析,并且测试对象可以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7.
以菜园土为对照,研究蚓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施肥处理的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干物质和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菜园土∶蚓肥1∶4处理的优势最为明显。施肥处理的氮、钾、硼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以菜园土∶蚓肥1∶4处理的含量最高。磷元素含量以菜园土∶蚓肥3∶2处理较高;钙元素含量除菜园土∶蚓肥0∶1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综合表明,菜园土和蚓肥比例为1∶4时,能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九个芒果品种中果实的蛋白质含量范围在0.98~3.27克/百克,维生素C含量范围14—57毫克/百克.在所有品种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不定,但都含有丙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和缬氨酸;都含有蛋白结合氨基酸,其中有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等.品种和生长条件对果实成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批量吸附试验,研究Cu2+和Cd2+对活性污泥吸附Pb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方法]在单金属、双金属和三金属体系中,不同的pH和不同的初始浓度条件下,对比了活性污泥对Pb2+的生物吸附性能。[结果]吸附时间、pH和初始重金属离子浓度对活性污泥吸附Pb2+具有显著影响。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拟合了单金属Pb2+的吸附曲线,其中,Langmuir吸附模型可较好地表征污泥对Pb2+的吸附特性。在单一金属吸附情况下,活性污泥对Pb2+的最大比吸附量(Qe)为186.81 mg/g。在双金属吸附体系中,当添加30 mg/L Cu2+时,Qe减少为138.94 mg/g,相反,当添加30 mg/L Cd2+时,Qe上升为214.58 mg/g。在偏好吸附试验中,在初始吸附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加入第二种金属后,Pb2+的解吸附量为0.089 mmol/L,而Cu2+的解吸附量为0.300 mmol/L。[结论]在多金属吸附体系中,低浓度Cd2+对污泥吸附Pb2+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抑制吸附过程;Cu2+不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都对污泥吸附Pb2+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大于Cd2+。相对于Cu2+,活性污泥对Pb2+有更好和更稳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生长良好且栗疫病抗性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对12个锥栗半同胞家系的栗疫病抗性相关性状及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12个锥栗半同胞家系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19%,病斑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9.76%,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14%。病斑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脉数在家系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感病率、感病指数、叶宽在家系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苗高与感病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长与感病率、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筛选出JO14(‘白露仔’)、JO8(‘油桐仔’)、JO2(‘大苞榛’) 3个优良家系;筛选出9株(JO2-25、JO13-29、JO14-32、JO2-12、JO8-17、JO3-4、JO5-26、JO2-19、JO12-20)栗疫病抗性强的优良单株,4株(JO2-5、JO7-16、JO8-17、JO14-3)生长良好的优良单株,其中JO8-17抗性强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