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8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EG对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利用PEG( 聚乙二醇) 浸种处理后的烤烟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苗床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PEG 浸种处理烤烟种子,可明显地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以及幼苗根系活力、干重、根茎( 干重) 比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使幼苗长势和抗旱力增强。PEG 浸种适宜浓度为20 % 。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究硝酸还原酶基因启动子中硝酸盐响应元件NRE2缺失对烟草植株氮代谢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烟草NIA11和NIA2基因启动子中NRE2元件缺失的突变体材料,并于同一氮素营养条件下培养,测定烟草植株氮代谢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单突变体和双突变体叶...  相似文献   
93.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烟草中部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烟草中部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相关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及总氮、烟碱、总糖、淀粉含量与不施氮处理相比都呈现显著差异性,且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各项指标呈递增的趋势;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追氮比例的增大,烟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总氮、烟碱、淀粉含量也在增加,而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总糖含量却呈下降趋势;增加施氮量和追氮比例可以增强烟株体内的氮代谢强度,减弱碳代谢强度,具有改善烟株光合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抗旱烟草品种苗期的钾吸收积累特性,采用砂培和水培的方法,以‘豫烟6号’、‘农大202’和常规品种‘K326’3个基因型烟草作为材料,研究‘豫烟6号’的根系生理特性和钾吸收特征,以及干物质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供钾条件下,‘豫烟6号’的干物质积累以及各器官钾含量均与‘农大202’相近,而显著高于‘K326’,并且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和较强的根系活力。钾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豫烟6号’的最大吸收效率(Vmax)接近‘农大202’,而极显著的高于‘K326’,而不同基因型烟草间米氏常数(Km)和最低浓度(Cmin)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豫烟6号’具有较强的钾素吸收和积累能力,是一个富钾的烟草品种。  相似文献   
95.
为了测定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总量,笔者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新方法,通过乙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进行线性关系分析,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各反应条件的最佳参数和最优组合,使用该方法对3 个品种‘农大202’、‘NC89’和‘K326’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总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08 mol/L 盐酸羟胺、0.4 mol/L DDC、0.7 mol/L 氯化铁、50℃、30 min反应时长和520 nm波长是显色反应的最优条件组合,而且建立的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准确度高、回收率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羟肟酸铁比色法是测定烟草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的好方法,其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6.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来,该病的大面积发生与流行给我国烟草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了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过程、发病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方法与防治效果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物防治是今后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加强烟草黑胫病致病机理及生物防治机制的研究,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开展系统化的研究,着力探寻更为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以实现该病害的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生态、品种、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在河南、山东、陕西3个烟区,以‘豫烟10号’‘、粤烟98’‘、K326’‘、湘烟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栽培措施,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在生态间最大,在品种、栽培措施间较小。生态、品种、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生态条件对烟叶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3.92%、24.33%和77.41%,其次是互作效应和品种,栽培处理的贡献率最小。烟叶还原糖和烟碱含量与成熟期和旺长期的降雨量、日照时数关联度较大;烟叶总氮含量与旺长期、成熟期和团棵期的总日照时数关联度最大。生态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大于品种和栽培措施,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整个大田期以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与烟叶化学成分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98.
不同基因型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种后,几丁质酶活性变化差别较大,抗病品种净叶黄的几丁质酶在0~12 h上升最快,整个过程都呈上升趋势,活性明显高于不抗病品种长脖黄和豫烟4号,长脖黄和豫烟4号12 h以后,几丁质酶活性上升较快,但低于净叶黄;不同基因型烟草品种在接种赤星病菌后的前12 h,抗病品种净叶黄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升速度比感病品种长脖黄和豫烟4号要快,而感病品种长脖黄和豫烟4号在12~24 hβ-1,3-葡聚糖酶酶活性上升较快,其上升过程比抗病品种晚了12 h,在整个过程中净叶黄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都比长脖黄和豫烟4号要高,这可能是净叶黄抗赤星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9对条带清晰、多态性强的引物,对80份烟草种质资源材料(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采用荧光ABI–3500 xl遗传分析仪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69对引物在烟草种质材料中共检测出503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7.91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276 4,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为0.574 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82 6;Nei’s多样性指数H为0.571 1、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41 6,基因流Nm为1.515 3,遗传相似系数为0.55~0.90。说明80份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为14.16%,大部分位点均表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不足,居群间基因交流少。  相似文献   
100.
2种滴灌带灌水均匀度对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究滴灌带进水压力和铺设长度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方法】以内嵌式滴灌带和薄壁式滴灌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了4种滴灌带铺设长度和4种进水压力交互作用下的灌水均匀度。【结果】内嵌式滴灌带的灌水均匀度较薄壁式滴灌带表现更好,且更适合于较长距离铺设使用。建立了2种滴灌带灌水均匀度与滴灌带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利用回归方程寻优发现内嵌式滴灌带滴灌均匀度达到0.95以上的优化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的组合为:铺设长度60.02~109.94 m,进水压力0.09~0.2 MPa;薄壁式滴灌带的优化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的组合为:铺设长度60.05~92.67 m,进水压力0.05~0.2 MPa。【结论】在设计田间滴灌系统时2种滴灌带的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应在上述范围内选取,以保证灌水均匀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