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 L.)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国产白肋烟种植品种单一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混合型卷烟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选用8个国内主栽白肋烟品种在湖北省恩施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能力、烟叶品质及经济产量等差异,旨在评价筛选出在恩施烟区适宜栽种的白肋烟品种。综合比较后认为,鄂烟209表现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产量、产值相比对照分别高出5.14%、2.80%,可作为当地备选推广品种;鄂烟211、云白1号、云白2号、川白1号与对照的综合表现相当;达白1号与达白2号综合表现差,不适宜在当地栽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适宜我市发展的板栗优良品种,1981午春由烟台林科所引入石丰、东丰、海丰、玉丰、上丰与金丰6个品种,建立了品种园。现将8年试验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雪茄烟叶自然晾制过程中青色斑点(简称"青斑")形成的生理机制及代谢差异,提高茄衣烟叶外观品质,改进晾制技术,以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烟叶"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的代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青斑"部位叶绿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大量未分解的叶绿素和绿原酸在晾制末期沉积是"青斑"形成的生理基础;"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间,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显著差异;绿原酸和二氢玉米素可作为"青斑"形成过程的化学标记物,晾制过程中可检测其含量高低来监测是否会出现"青斑";烟叶变黄期晾房湿度骤降且波动过大,可能是形成"青斑"的外部环境因素,建议采用湿度可控晾房晾制并适当提高变黄期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