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对引进的五个饲用甜菜品种(系)甜饲一号、甜饲二号、RICCI、TAMARA、PETRA在临夏川塬灌区试验种植。结果表明,每个饲用甜菜品种(系)均适合在临夏川塬灌区种植,其中甜饲二号块根667 m^2产量最高,为6 630.9 kg,较CK产量3 014.83 kg增产119.9%,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鲜茎叶667 m^2产量为3 503.7 kg。因此,选择甜饲二号在临夏州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甜饲二号。  相似文献   
132.
本试验旨在研究试验鸡不同季节、不同批次间内源总能的变异及其对饲料原料真代谢能值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共计12个批次测定鸡内源总能及其对饲料原料[玉米、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木薯干和木薯渣]真代谢能值的影响,每个批次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将各季节内各批次内源总能的平均值作为该季节内源总能,并根据不同季节的内源总能分别计算其对4种饲料原料真代谢能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12个测定批次间48 h内源总能差异显著(P0.05),但3个季节内48 h内源总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可将测定季节内各个批次间48 h内源总能数据合并,将其平均值作为该季48 h内源总能。2)对比3个季节间的48 h内源总能,秋季48 h内源总能(67.97 k J/只)极显著低于春季(83.07 k J/只)和夏季(79.90 k J/只)(P0.01),但春季和夏季间48 h内源总能差异不显著(P0.05)。3)季节内48 h内源总能与48 h内源干物质排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P0.01)。4)在玉米、玉米DDGS、木薯干及木薯渣4种饲料原料中,不同季节48 h内源总能的最大变化量分别占饲料总能排泄量的7.36%~8.38%、2.68%~2.94%、7.92%~10.86%和3.53%~3.96%,不同季节48 h内源总能的变异引起饲料原料真代谢能值的变化范围为0.28~0.36 k J/g。由此可见,鸡内源总能在季节间存在一定的变异,但是该变异对饲料原料真代谢能值的计算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3.
试验旨在对贵州省某养鱼场发病杂交鲟体内分离的优势菌株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及耐药性分析。本试验通过革兰染色、生化鉴定、细菌16S rDNA基因分析、动物回归试验、药敏试验、部分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细菌16S rDNA扩增测序与比对,得大小为1 477 bp的片段,其片段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维氏气单胞菌序列相似度达99.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磺胺异唑、苯唑西林药物出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显示:分离菌含有耐磺胺基因(Sul1,sul2)、Ⅰ类整合子(Intl1)3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分离菌含有气溶素(Aer)和粘附素(Aha)两种毒力基因。综合本试验结果,分离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含有毒力基因,并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本试验对贵州地区鲟发病流行的病因做出准确诊断,为该地区细菌性鱼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试验旨在分析绵羊抗菌肽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基因多态性,检测合成多肽的抑菌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明确绵羊抗菌肽GNLY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对GNLY基因RT-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GNLY基因多态性,推导其氨基酸序列信息合成功能区多肽,利用径向扩散试验和MIC试验检测合成多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利用MTT试验观察合成多肽对人食管癌细胞(EC109)、人肾癌细胞(X786-0)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MIC试验中浓度>250 μg/mL的G16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浓度 ≥ 7.82 μg/mL的GS16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明显,对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制作用;62.5 μg/mL GC16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为明显;G22对4种细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MTT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多肽G16、GS16对癌细胞无抑制作用,G22和GC16对EC109、X786-0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 mg/mL G22和1 mg/mL GC16对EC109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21%和57.21%,对X786-0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37%和81.87%。研究显示,合成GNLY多肽对细菌和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绵羊抗菌肽作为候选抗菌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西北高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对畜牧业生产有极大不利影响,通过在高寒地区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探讨地膜覆盖对高寒地区人工栽培牧草生长特性的影响,为畜牧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2010年以来,红河州部分县规模养殖场饲养的生猪相继爆发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带血泡沫样液体及神经症状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确认为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137.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檗碱对肉兔生长发育与血液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128只5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3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及30 mg/kg盐酸小檗碱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4 d,其中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7 d。结果表明:4组试验兔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为9.38%、6.25%、3.13%、3.13%和1.52%、0.86%、0.00、0.00;20 mg/kg组试验兔末重、增重、日增重及胴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对照组试验兔料重比和屠宰率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其余3组(P<0.01),20 mg/kg组试验兔日干物质进食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10 mg/kg组(P<0.05)和30 mg/kg组(P<0.01);对照组试验兔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或P<0.01),20 mg/kg组试验兔血清尿素氮浓度极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对照组试验兔心脏系数显著高于10 mg/kg组(P<0.05),肝脏系数、肾脏系数及脏器系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或P<0.01),且对照组和30 mg/kg组试验兔脾脏系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 mg/kg组和20 mg/kg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20 mg/kg组试验兔胃、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及胃肠道系数均极显著提高(P<0.01),10 mg/kg组试验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及胃肠道系数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0 mg/kg组试验兔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系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仅10 mg/kg组试验兔蚓突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饲粮添加小檗碱可降低肉兔死亡率、腹泻率及血清葡萄糖与尿素氮浓度,改善生长与育肥性能,促进胃肠道发育;同时,小檗碱会抑制肉兔主要脏器发育,但不会影响其功能;综合而言,肉兔饲粮中添加20 mg/kg盐酸小檗碱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8.
<正>2006年农八师143团场引进了75台超宽膜棉花铺膜播种机。该机可以一次完成平整膜床、铺设滴灌带、铺膜、播种、覆土和镇压多项作业。主要优点:一是下籽均匀,断条少,苗匀;二是膜上点播可免去放苗、封土两项作业。2006~2007年共播种棉花1000hm2。该机还存在一些问题,须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9.
我省某鸵鸟场是一座鸵鸟大型养殖基地,现饲养成鸟200余只,并建有驼鸟孵化场,每年可孵化幼鸟2000余只。1998年8月,该场幼鸟孵化率降低,孵化期间经常发现死胚和臭蛋,气味难闻,遂前来求诊。经细菌学检验,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鸟...  相似文献   
140.
较系统地分析微波脱脂过程中,马尾松木材泌脂细胞的受力状况,初步建立微波脱脂理论预测模型,并对微波脱脂实施的临界温度条件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在微波脱脂过程中,泌脂细胞壁内将出现周向和轴向应力,其中周向应力是轴向应力的2倍;在初始阶段,细胞腔内压强显著增加,但细胞壁伸长比增加缓慢,当内压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变化逐渐趋于平缓,但伸长比却急剧增加,出现"屈服"现象,直到泌脂细胞破坏;在微波脱脂过程中,要获得良好的脱脂效果,木材最小的临界温度应控制在134.0~140.2℃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