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7篇
  45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耕地复种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一个区域的粮食总产受作物单产、耕地面积与复种3方面因素影响,通过缩小实际复种与潜力复种之间的差值(即复种差)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可行的。【方法】文章从复种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复种差概念—实际复种研究—潜力复种研究—复种差研究"为主线,系统梳理当前复种差研究的进展与问题。【结果】研究发现,当前研究大多利用复种指数描述复种情况,且认为"复种差=潜力复种指数-实际复种指数"。复种指数体现的是区域的平均情况而非地块的特定情况,因此,基于复种指数估算复种差,无法针对特定地块提出具体的复种差利用策略。实际上,地块尺度复种差与(区域)生育期长度(LGP)、(作物)成熟天数(DTM)以及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文章进而从LGP利用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地块复种差研究的可行模式,认为"复种差=(LGP-现实作物DTM)/潜在作物DTM"。【结论】地块尺度复种差研究能为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62.
2种叶面肥对攀枝花地区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攀枝花地区烤烟营养生长状况改善及产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以云烟87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烤烟叶面喷施康壮素和海夫营养液叶面肥对其营养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海夫营养液叶面肥的烤烟植株最高、茎围最大、腰叶最长和上部叶最宽,分别为128.3cm、10.7cm、67.1cm和26.1cm,均显著高于CK(喷施等量清水);生育期最短,为105d,比CK早5d;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146.4kg/667m2和3 279.4元/667m2,比CK分别增加11.50%和12.5%;抗病性、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外观质量均优于CK。喷施康壮素叶面肥烤烟植株的生育期比CK早3d;抗病性最好,中部烟叶的水溶性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最高,外观质量最优,产质量优于CK。喷施叶面肥烟株的抗病性增强,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降低,烟株生长发育良好,烟叶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综合性状和抗病性以喷施康壮素叶面肥最好,经济效益和产投比以喷施海夫营养液叶面肥最佳。  相似文献   
63.
为大范围、实时动态监测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干旱状况,利用多年同期MODIS数据地表温度产品MOD11A2和植被指数产品MOD13A2,采用最大值、最小值合成法,合成通用特征空间干、湿边方程,构建基于Ts-EVI的TVDI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反演2015年3—6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干旱的空间分布。利用土壤墒情站10cm、20cm和50cm不同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验证TVDI模型。结果表明:TVDI与10cm、20cm和50cm不同深度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233、0.325和0.130,TVDI模型与20cm相关性最高,10cm次之,50cm最低。表明,TVDI模型对表层土壤相对湿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4.
基于双向工频载波通信技术以及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分散小批量背景下远程抄表的特点及需求,设计了相应的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系统,以实现跨变压器台区的自动抄表。系统应用表明,基于双向工频载波通信技术的分散小批量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系统传输距离远,兼容性好,适应性强,在农网等分散小批量场景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2016-2017年陕西省区试的137份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水平,以当前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混合菌株、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对区试品种(系)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37份区试材料中,有2份材料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1.5%,分别为西农238和西农928;6份材料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4.4%;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材料(含免疫/近免疫)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4.3%、2.9%和0.7%,中抗品种分别占35.0%、4.4%、33.6%,中感品种分别占21.9% 、8.0% 、30.7%,高感品种分别占8.6%、84.7%、35.0%。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的抗性整体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6.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珙桐花器官进行解剖并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壁的发育类型是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有3个萌发沟。珙桐的胚珠为直立胚珠,厚珠心,单珠被,胚囊为单孢子发生类型,为典型的蓼型胚囊发育方式,通过连续切片的观察,没有发现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形成的异常。  相似文献   
67.
 采用萨维诺夫干筛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烟台市黄务镇峰山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密度均显著低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小;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孔隙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混交林(纯林(灌草丛,0~10cm土层优于10~20cm土层;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储水能力和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均高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好。对土壤结构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结构以灌草丛最差,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好,其他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介于二者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破坏山体周边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杨鹏 《湖南农机》2012,(9):253-254
渠道防渗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渠道防渗不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扩大了灌溉面积,还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渠道工程防渗技术,对我国农业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APEC地区粮食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世界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利用机制法模型测算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作为粮食安全评价的基础;分别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粮食增产潜力、人口承载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APEC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结果】APEC地区粮食生产潜力总和为17.39亿t,其中中国的潜力总产5.69亿t,为区域内最高。比照当前的粮食现实产量,总体来说,各成员体均具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如果综合考虑人口承载、粮食消费等情况,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呈现分化态势,除日本、韩国外,发达成员体总体上略好于不发达成员体。【结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域粮食生产潜力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将是保障APEC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70.
根据云南省当归产区气候和环境特点从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3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云南省当归有机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