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所谓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即在12月中下旬~2月上旬期间,将切好催芽的马铃薯薯块直接摆放在稻板田上,盖上稻草再配合其他一些措施的简易栽培方法。它彻底改变了原来旱地翻耕栽培马铃薯的方式,既省工。又可以充分利用稻草,解决稻草焚烧、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1500~2000奴,比种植小麦、  相似文献   
12.
13.
苏州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须遵循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型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尝试,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三系杂粳常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 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制种容易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介绍了常优 1号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理来源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6.
苏州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州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须遵循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型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尝试,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粳新组合常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优 1号 (又名 :常优 99- 1)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8年用武运粳 7号A与R2 5 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于 1999~ 2 0 0 1年先后参加市、省及全国南方稻区单季晚粳组区试、生产试验 ,连续两年 (2 0 0 0~ 2 0 0 1年 )在江苏省苏南稻区设点进行较大面积  相似文献   
18.
依据该组合的特征特性,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两年试验示范,初步摸索出符合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指标,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因种栽培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熟晚粳新品种嘉991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嘉991是由苏州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的中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优良特性,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苏州等晚粳稻区作主栽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0.
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为了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两条红线,传承"鱼米之乡"的江南水乡特色文化,苏州于2012年底制定实施了"四个百万亩"工程,其中要求稳定优质水稻种植面积7.33万hm2。近年来,随着南粳46等香软米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苏州市优质稻米出现了产业化发展的特征,但存在稻米品牌散乱、稻米产品标准低、产业链不完整、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现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对策,以为政府部门制定优质米产业化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