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应用拮抗、ITS和RAPD技术进行香菇属菌株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拮抗、ITS和RAPD方法对14株香菇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拮抗试验表明,大多数菌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少数菌株之间没有拮抗或拮抗极不明显。ITS序列分析表明,14个菌株间的同源性均达95%以上,其中3号菌株(LC206)与5号菌株(LC2)的遗传距离非常小,表明其亲缘性很近。RAPD结果表明,相似系数在0.67以上,供试菌株分为2组,12号(L0302)菌株单独为一组,其他13个菌株为一组;相似系数在0.95以上,供试菌株分为13个组,3号与5号菌株相似系数则超过了0.95,很可能是同种异名。以上3种方法分类结果一致,说明能准确鉴定14株香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2.
WOX转录因子作为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珍珠粟WOX家族基因的详细特征及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解析其在珍珠粟生长发育各个环节中的调控过程.本研究在珍珠粟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15个WOX家族基因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珍珠粟WOX家族蛋白成员大部分为不稳定酸性亲水蛋白,大多定位在细胞核中.对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表明,在WOX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与光响应、植物激素响应、抗逆性、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保守基序分析发现了2个构成WOX家族基因成员特有结构域的基序.为探究珍珠粟与其他物种的进化关系,构建珍珠粟、拟南芥、水稻、紫象草物种间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将其分为古代支、中间支、现代支,同一分支下基因成员基序的个数、次序具有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珍珠粟WOX家族基因成员的表达模式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为深入探讨珍珠粟WOX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3.
为了缓解西北部荒漠化严重的问题,筛选抗寒性强的芦竹属菌草.以芦竹属菌草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期间不同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其变化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综合评价其抗寒性,筛选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结果显示抗寒性综合得分大小表现为:绿洲3号>绿洲6号>绿洲5号>绿洲2号>绿洲7号.由此可知,这5个品种中抗寒性最好的是绿洲3号.  相似文献   
114.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合不同用途的大面积推广的芦竹属菌草品种,对引种的8个芦竹品种(Lz1~8)进行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比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在相同时间,Lz3、Lz5没有抽穗,其余品种有抽穗;在产量上,8个芦竹材料产量差异极显著水平可分为3个等次,按产量高低分别是Lz4、Lz2、Lz1、Lz8,Lz3、Lz7,Lz5、Lz6.Lz4产量是Lz6的5.2倍.不同地区的芦竹之间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14.55%~79.74%,其中以单株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叶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在净光合速率方面,Lz6与其他地区的芦竹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净光合速率最高的3个为Lz4、Lz2、Lz1,且差异不显著,与产量高低基本一致.8个品种碳氮比差别较小(40.42~51.92).Lz4、Lz2、Lz1、Lz8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产量潜力较大,可作为芦竹属菌草的核心种质,其碳氮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115.
不同灵芝培养料及其菌糟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不同配方灵芝培养基(木屑、常规菌草、巨菌草、巨菌草沼渣)及其菌糟为试材,采用国标法测定灵芝培养基及其菌糟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氨基酸含量,并利用苯酚硫酸法、国标法分别测定出芝后菌糟粗多糖、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4种灵芝菌糟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86%、9.22%、12.40%、9.42%;粗多糖含量分别为3.0%、4.5%、4.7%、3.3%;4种菌糟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在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且远低于有机肥料的标准。因此,4种灵芝菌糟在用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无土栽培基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6.
以巨菌草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法,研究了光合-光响应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巨菌草光合-光响应的适应性,以期为巨菌草合理灌溉及水分亏缺时模型的准确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光合-光响应曲线会随着调亏灌溉的程度和调亏灌溉处理后处理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亏缺程度和亏缺时间对光合-光响应曲线有叠加效应。模型验证发现,适宜水分亏缺条件下巨菌草的光合-光响应曲线模型为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17.
孙源长  罗琳  林辉  林冬梅  林占熺 《草地学报》2022,30(10):2558-2571
为了丰富芦竹(Arundo donax)的耐盐基因资源并为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对长势一致的芦竹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处理36 h,测定与抗逆相关的生理指标,同时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盐胁迫对芦竹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为明显,而其他生理指标变化不显著,说明其对盐环境可能并不十分敏感,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对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共筛选到166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而一些差异倍数较大的基因可能在盐响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O与KEGG的富集结果表明芦竹通过硝酸盐、一氧化氮、活性氮、活性氧、类黄酮生物合成等相关途径来响应盐胁迫。利用WGCNA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共表达网络,筛选出与脯氨酸含量变化相关的hub基因。总之,本研究为芦竹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